季节差价
书籍:商业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商业大辞典》第375页(430字)
同种商品在同一市场、不同季节的收购价格或销售价格之间形成的价格差额。
在我国,实行季节差价的商品一般是农产品。形成季节差价的主要原因是:季节生产、常年消费,需要支付一定的储存费用;不同季节生产同种商品,需要耗用的生产成本不同。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把扩大季节差价作为剥削劳动人民的一种手段。新中国建立后,当时根据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国家曾经有计划地、逐步地缩小了季节差价,并在“一五”计划时期,取消了工业品以及粮食、棉花、油料、生猪和烤烟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季节差价,以利于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有利于国家及时掌握主要农副产品,有计划地安排生产建设和稳定市场物价,安定人民生活。在价格体制改革中,正在恢复某些季节性较强的农副产品和工业品的季节差价。合理的季节差价有利于调整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促使季节性商品均衡生产,均衡供求,以发展商品生产,活跃商品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