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浙江古籍出版社《明清小说鉴赏辞典》第9页(4404字)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艺术上自然是比较粗糙的,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光辉,仍然不可磨灭。

它的艺术特色,大致有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是完整的结构。

三国演义》反映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写得有条不紊,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太容易的。这一点,首先应归功于“说三分”的评话艺人。就现存的《三国志平话》来看,虽然大事写得较少,不像《三国演义》那么宏伟,但它的结构,仍然是比较完整的。没有这个基础,罗贯中也不可能写出《三国演义》。

罗贯中的可贵之处,是他吸收了《三国志平话》的有益部分,而舍去了其中的一些迷信成分。例如《三国志平话》开始一大段,把三国分立的原因,说成是汉高祖和吕后杀了韩信、彭越、英布三大功臣,三百年后,韩信转生为曹操、彭越转生为刘备,英布转生为孙权,共分汉室江山;又使汉高祖转生为献帝,吕后转生为伏皇后,以报杀功臣的冤案;到了晋朝灭蜀以后,又说刘渊是刘禅后代,为刘禅报仇而灭了西晋,用“冤冤相报”的迷信说法来统驭全书的结构,大大歪曲了历史。《三国演义》去掉这些部分,只用汉灵帝的无能来说明大乱和分裂的原因,又用“分久必合”规律来说明三国的结束。从历史因果的发展来统驭全书的结构,比《三国志平话》用迷信来统驭全书结构,当然要好得多了。

第二,也是《三国演义》最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三国演义》写了上百个人物,其中一些主要人物形象都很鲜明,一直活在人民的脑海中,其中主要人物曹操、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尤其写得出色。

曹操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封建英雄,因为会做几句,就被历代封建文人推崇备至。原因是封建文人都瞧不起文艺事业,认为文艺不过是“雕虫小技”,他们最热衷于建功立业,以“上能杀贼,下马能草檄”为理想标准。

曹操能够“横槊赋诗”,终于建功立业,位至拜相封王,为一些呼喊“儒冠多误身”的封建文人所崇拜。五十年代个别学者之所以批判《三国演义》,替曹操翻案,多少还是受了这点情绪的支配。

平心而论,曹操不失为一个封建英雄,但决不是一个品质高尚的人民英雄。因为他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缺乏舍己为人的英雄品质,历史事实是不可否认的。

《三国演义》塑造的曹操形象,以历史事实为根据而进行了夸张,不能说它是曹操的“谤书”,实际是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基本统一。根据史书记载,曹操少年时是个“游荡无度”的公子哥儿,用狡诈的办法逃避了家庭的责罚。

青年时期,曾被人当面称其可能成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对于这个品评,并没产生反感,因为他这人是以“雄”自许的,对于“奸”不“奸”,倒满不在乎。

《三国演义》以史书为依据,对他进行了典型化的处理,使其“奸”与“雄”在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当他刺董卓失败而逃走时,发生了杀吕伯奢全家的事件。

《三国志》裴注引《世语》说曹操逃亡途中,过故人吕伯奢家,伯奢外出,五个儿子招待他,尽了宾主之礼,留他住宿。他疑心主人意在图己,“夜杀八人而去”。又引孙盛《杂记》补充说,曹操闻吕家准备饮食的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记载中并无杀吕伯奢的事,只是杀了吕伯奢的儿子及其家人,性质上属于误杀。

《三国演义》抓住曹操误杀之后,说了“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以安慰自己的八个字,虚构了吕伯奢安排儿子杀,自己外出买酒,曹操因误会而杀了吕氏一家,在发现误杀之后,途中遇见吕伯奢,又明知而故杀。陈宫问他缘故时,他以“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来解释。

这一小小改动,就使原来多少带点内疚而强作解释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八个字被夸张了。这种夸张,从曹操一生行为来看,是“当之无愧”的。

也可以说《三国演义》作者是看透了曹操这个极端利己主义者的本质才把他向读者展示出来的。当曹操逐渐拥有一些兵力的时候,《三国演义》写他为父报仇的徐州之战。他的父亲曹嵩,本是宦官曹腾的养子,用贪污得来的钱财,买了个太尉来做,继而大量贪污。携带金银财宝,路过徐州,被黄巾余部劫杀。

曹操借口报仇,迁怒徐州人民,带领军队,攻打徐州。刘备写信劝他“先国家之难而后私仇”,他不肯听,下令尽屠徐州人民,这是他那种“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极端利己主义思想在政治上的一次表演。

徐州战后,曹操招降张绣,乘机好淫张绣叔母,引起张绣叛变这一插曲的描写,从侧面揭示了曹操的私德败坏,令读者感到统治阶级中人的丑恶。青梅煮酒论英雄,写出曹操对刘备有欣赏而不怀好意。

对关羽则虚伪笼络,预留二次见面地步。对汉献帝,本想“取而代之”,但估计自己力量不够,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必要,软禁之于许昌,而对于效忠汉室的臣僚,设计杀掉,连董妃、伏后也不免于一死。

但他还是虚伪地一再表示自己要学周文王一样不夺汉朝天下,极“伪善”之能事。由于自己懂点文墨,对文人特别忌妒,需要时假装“求贤如渴”,小不如意,就直接或间接加以诛杀。

如孔融、祢衡、崔琰、许攸、荀彧、杨修,都是由于曹操的“忌才”或小有不如己意而被杀的。

他如自已下令用小斗发军粮而杀仓官以平众怒;为了防范行刺,宣称习惯梦中杀人,杀了侍女而佯装不知,活活画出了剥削阶级中人极端利己主义的面貌,是《三国演义》中最成功的典型形象之一。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是智慧的化身。历史上的诸葛亮,实际上是一位忠心耿耿的“相才”,而“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三国志》陈寿语),但由于民间“说话人”和戏曲家对他的夸张,他成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军师。

他本来隐居南阳,经刘备“三顾草庐”,为感恩而出山。从他一出山,就节节转败为胜。赤壁之战,本来是周瑜演主角,但在《三国演义》中,处处都使人感到是诸葛亮在幕后指挥周瑜打胜仗。特别是“借东风”的情节,简直是“巧夺天工”。当孙刘矛盾发展尖锐化的时候,总是诸葛亮幕后斗败了周瑜,而又不破坏联吴抗曹的局面。入川战役中,庞统战死,他一来就转败为胜。此后,荆州之失,是关羽不听忠告,猇亭之败,是刘备没有听他的谏阻。六出祁山,本是一场败局,而写得苍凉悲壮,使读者感到“非战之罪”,而是“天命”不许西蜀取胜,直到五丈原大星坠落,还写了“死诸葛走生仲达”的喜剧。一个“常胜”的军师形象,活在读者面前。由于宋元时代道教兴盛,“说话人”在创作这一形象过程中,不免给他附加了一些祭风、禳斗之类的神异性活动,使人感到不符现实。但智慧的象征是主要方面,而“鞠躬尽瘁”的精神,与智慧同时表现出来,和曹操的奸诈形成鲜明对比。

关羽的形象,主要表现为义与勇的化身,他出身微贱,与刘备、张飞在桃园结义之后,始终坚持义气,尤其是不顾曹操的拉拢,封金挂印,单骑独行千里而与刘备会合,但在华容道上,想起曹操对待自己的恩情,又不忍捉拿,放了曹操,表现了封建社会“市井细民”所谓义气的两面性。

其英勇的性格,从温酒斩华雄开始,就表现得很突出。经过破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等情节描写,把他写得更加英勇。

尽管他没有避免走麦城的失败,但仍然写得十分悲壮。由于历代封建帝王的封赠,民间的崇拜,使他身上蒙着几分“神”气,但这不是主要的。

张飞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性情猛烈的英雄形象。民间“说话人”和戏曲艺人早就在《三分事略》和元杂剧中充分渲染了他的猛烈、莽撞、疾恶如仇的性格,《三国演义》扬弃其过分不合理的细节,一方面在牢关勇斗吕布、长坂坡喝退曹操等情节中写他的猛烈,一方面又在古城聚义、三顾草庐等情节中写他的莽撞;同时,还在怒鞭督邮时写他的嫉恶如仇,在视察耒阳时写他知过必改,擒严颜和释严颜时写他粗中有细和善于收拾人心。

但粗暴总是他的根本缺点,以致死于部属之手。但这个形象始终为“市井细民”所喜爱。

总的说来,《三国演义》只有曹操写得最接近历史真实,典型意义最大。

其他人物形象也各有动人之处,但典型意义不如曹操。

第三是夸张的手法。鲁迅曾说《三国演义》的写人,“亦颇有失,如欲写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是从现实主义观点来立论的。鲁迅是严格的现实主义者,他不喜欢浪漫主义作品,而《三国演义》的艺术风格,虚构得常远逾真实,这是和民间文艺分不开的,评话艺术尤其离不开夸张的手法。

《三国演义》源于评话艺术,由于主要是诉诸听觉,其特点就是夸张,其优点也在于夸张。我们不难设想,“说三分”的评话艺人,如果不夸张,听众就会昏昏欲睡,离席而去了。

《三国演义》正是从民间文艺吸取了夸张手法,使之成为作品的基调,如像诸葛亮的机智,关羽、张飞、赵云诸人的勇武,被夸张得淋漓尽致。赤壁之战时,使诸葛亮的天才形象更加突出,这正是艺术夸张的优点。

但夸张过分,有时也造成缺点,祭风一事,本无根据,长江下游,除寒潮北下而外,经常以东南风为主,用不着“祭”,事实上也“祭”不来。由于宋元时代道教流行,民间艺人相信道教徒能够“呼风唤雨”的鬼话,因而把诸葛亮的形象“道士化”了。

《三国演义》没有扬弃评话的这些影响,鲁迅说它把诸葛亮写得来有点“近妖”,就是夸张过分所造成的缺陷。

第四是衬托的技巧。各种艺术都有衬托,而《三国演义》尤其善于衬托,这也是从民间评话艺人处学来的,但罗贯中把它运用得更加灵活了。例如“三顾草庐”这个情节,在《三国志》里只记载了“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寥寥数字。

在《三国志平话》里,写了刘备三次到草庐,诸葛亮都在家中,而不肯接见刘备,显得故意做作,而且太平板了。《三国演义》使用衬托手法,把刘备求贤若渴和诸葛亮高雅深沉的形象,写得十分突出。因为罗贯中瞥经“有志图王”,对人才问题的重要性深有体会。他在刻画“三顾”情节之前,先写刘备大半生狼狈不堪,正当“马跳檀溪”更加狼狈的时候,突然遇见隐士司马徽,向他谈到“伏凤雏”而不明说是谁,这是第一层衬托。接着,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这是第二层衬托。刘备“一顾”不遇,在途中遇见崔州平,误认为诸葛亮,是第三层衬托。“二顾”之前,途中遇见孟公威、石广元二人,误以为诸葛亮必是其中之一,这是第四层衬托。到得草庐,遇见诸葛均,又误认为是诸葛亮,这是第五层衬托。“二顾”不遇,出门遇见黄承彦,又误认为诸葛亮,这是第六层衬托。“三顾”时,诸葛亮虽然在家,但卧床未起,这是第七层衬托。直到诸葛亮睡够了,两人相见才谈论天下大计。层层衬托的目的,都是为了突出诸葛亮这个非凡人物的形象,而刘备的“求贤若渴”的心情,也写得更加鲜明了。

上一篇:小卫玠 下一篇:明清小说鉴赏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