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尘不染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第3页(234字)

原指佛教徒修行后,能排除物欲,保持身心纯洁。

佛教把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尘,凡达到真性清净不被六尘所染污则谓“一尘不染”。后多用于形容人的廉洁、纯正,宋·张耒《腊初小雪后梅开》云:“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现在有时也用以比喻一个人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不受旧习惯势力和腐朽思想的腐蚀和影响,能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廉洁奉公。已身不正,何以正人,要教育他人廉洁奉公,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努力做到一尘不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