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产运动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第51页(504字)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内实行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群众性生产自救运动。

1941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进攻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封锁,以及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放区的财政、经济遭到了严重困难。为了战胜困难,中共中央认为必须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运动。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总方针;组织起来,实行集体互助是开展大生产运动的一项重要政策。在大生产运动中,中共中央决定实行首长负责,自己动手,领导骨干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并要求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认真学习经济工作。

在党的号召下,解放区军民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开展了南泥湾、槐树庄、大风川等地的屯田大生产运动。军队、机关、学校发展了以自给为目标的农业、工业生产。农民广泛组织起来发展农业生产。各级党政干部也积极带头参加生产劳动。敌后军民一面战斗,一面生产。大生产运动改善了解放区军民的生活,战胜了严重的财经困难,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增强了物质力量。

同时,进一步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锻炼了干部,密切了军民关系,对以后的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