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第148页(556字)

管理心理学中有关态度改变的一种理论。

该理论强调一个人对某认知对象的评价与情感受另一个人对该认知对象的评价与情感的影响,即一个人对认知对象的评价与情感受人际关系的影响。平衡理论提出:两个人对同一认知对象的一组三角关系中可以出现平衡与不平衡两类状态。当两人关系相互肯定,对同一认知对象的评价与情感不一致,或两人关系相互否定而对同一认知对象的评价与情感一致时为不平衡状态。当两人关系互相肯定,对同一认知对象的评价与情感一致或两人关系相互否定,对同一认知对象的评价与情感不一致时为平衡状态。

出现不平衡时,个体会有心理紧张,或不满情绪,并力图以最小努力消除这种紧张达到平衡,即或者调整关系或者改变对认知对象的评价与情感。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在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他为了说明该理论还画出了三角形示意图,肯定、否定的态度分别以正、负号代表,当形成三角关系的三个或正或负的符号相乘为正时是平衡状态,为负时是不平衡状态,也即不稳定状态。在这一三角关系中总计可以出现四种平衡状态和四种不平衡状态。

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鉴平衡理论的观点,要改变思想工作对象的不正确认识时,应加强与之交往;取得一致认识的重要条件是首先要与工作对象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以情感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