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压力与顺从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第674页(694字)

由环境和个性因素决定的居于群体中的个体,在受到群体意见和舆论的影响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矛盾状态。

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有时这种压力很大,常能迫使群体的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社会心理学把这种行为称为“顺从”或“从众”。从环境因素看,如果该群体是一个参照群体,群体的意见一贯比较一致,群体成员比较团结,群体成员容易在群体压力下产生顺从行为。

从个性因素看,如果一个人的智力较差,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心,在群体中经常依赖别人,也容易产生顺从现象。在群体压力下顺从现象的真象并不一样,有表面反应和内心反应。

例如表面顺从,内心也顺从;表面顺从,内心并不同意;表面不顺从,但内心顺从,此外也存在表面和内心都不顺从的现象。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对于群体压力和顺从现象认为:一个人接受意见可能屈服于压力,怕被孤立,而另一个人可能是为了实现群体的理想和信念而与群体保持一致,这是“集体主义自决”,有的人只在非原则问题上表现顺从,目的是为了保持集体团结。群体对持异议者施加压力的方式一般有理智讨论、怀柔政策、铁腕政策和开除政策。即先用讲道理的办法使个人顺从,如不通就用开玩笑或“和稀泥”的方式表示他与群体并无原则分歧,再不通就公开施加压力,直至把个人从群体中开除出去,或者对他的意见根本不予理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重视群体压力和顺从现象。一般来说。

应避免采取群体压力的方式压制群体成员的独创精神,但也不能认为群体压力只有消极作用,对于群体成员的不良行为给予适当压力是必要的,但仍应注意贯彻“疏通引导”的方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