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图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书画鉴赏辞典》第358页(722字)

【作品赏析】:

此图描绘的是,幽静美丽的山湾里,老少农民醉意正酣地踏歌而行。

走在前面的老翁,胡须花白,手持短杖,作回首状,与道间桥上的老农互相唱和,四周环境是峭峰嵯峨,古木多姿,充满了盎然生机。整个画面充盈着一种歌舞升平的和乐气氛。

踏歌,是我国古代民间的一种不拘程式的娱乐形式,即用足蹬踏而作歌。这一欢娱形式到宋代已在平民百姓中颇为流行。宋代人曾多次在自己的作品中吟咏踏歌的欢乐场面,象“人影渐稀花露冷,踏歌声度晓云边”,“帖帖平湖印晚天,踏歌游女锦相牵”等,描写的就是人踏足作歌的情景。《踏歌图》画的倒不是诗人们反复吟咏的市井踏歌的热闹场面,而是乡野村民欢娱蹬踏作歌的场景。

作者所绘无非是在借此歌颂南宋繁荣太平的局面。然而他表现的只不过是南宋偏安于一隅的表面“太平”,在其背后却存在着深刻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危机。

远的作品,在构思构图上都有自已的创造和特色。这幅表现踏歌的作品,实际是融山水与人物画为一体,在用大量笔墨描写奇风异景的同时,以十分简洁的笔墨点染人物,造成一种意极融洽的和乐境界。

构图上,马远从根本上改变了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构图形式,采用边角式构图方法,从大自然中摄取最美的一角,以局部特写的手法加以表现,精心地表现了峻峭的石峰、挺拔姿秀的松柏、蜿蜒曲伸的小径,构成一幅简洁明朗的图景。另外,在笔墨的运用方面,图中多用长斧劈皴,如山石的斧劈皴很长,画松瘦硬屈曲,用墨凝重,用笔刚健有力,笔锋显露。

宋 马远 轴 绢本水墨 纵191.8厘米 横104.5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