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丛篁图
书籍:中国书画鉴赏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书画鉴赏辞典》第428页(547字)
【作品赏析】:
此图画两株古木,一前一后,耸立于石间。
左右丛篁摇曳,杂草并生。古木蟠,根爪如钩露出地外,比比是枯枝、树洞。它的枝好象是蛇龙,虽枯却有一种动势和力量,使人觉得它仍有生命力。
唐以来,不少画家喜欢画枯木竹石或画寒林。
许多文人也对这类作品倍感兴趣,经常写诗颂赞。他们从枯木形象联想到人的精神品质。如对李士行的枯木图就有“独立寒秋削金铁”、“五月雷霆莫能折”的赞美,其实是借物咏怀,表达对坚贞品格的一种敬意。元人刘永之题李士行《古木幽篁图》有句云:“半身古树色苍润,筼筜因依相澹浓。”也可以借来形容此图。
此画全以水墨为之,古木沿外轮廓向里染,显得树干颇为圆浑有体积。
枯枝劲健交互,多以中锋写出,颇见功力。丛篁全以家法,酷似其父李衍墨竹。
全图把视平线压得很低,显得古木极为高大,适足表现画家的用意。。
【作者介绍】:
李士行(1282-1328)字遵道,蓟丘人,李衎之子,善画山水、竹石,尤以枯木为佳。曾向元仁宗进献《大明宫图》,封为五品官,后去官,死时仅四十七岁。
元 李士行 轴 绢本水墨 纵169.6厘米 横100.4厘米 藏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