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壑萧疏图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书画鉴赏辞典》第734页(778字)

【作品赏析】:

此幅作品题记上有五言:“画中原有诗,何必再为题;余白太高远,画之林壑奇。”按诗意,林壑奇是这幅画的主旨。那么奇在何处呢?看来奇在萧疏!

元明以来,文人画在构思方面追求隐逸高雅。罗牧也不例外,这幅作品即意在表现山区辽阔寂静的景象,以述胸怀的萧疏之情。

作者以浓重简练的笔墨描绘山峦林壑,画面上安排了四个层次,在有限的纸面上显示了一个旷阔的场面。

第一层是画面下部的右角,山脚之丁几株乔才,组成近景;连接两个山峦之间的小板桥使深度的距离拉开。画面中部左方的山峦和在山峦背后被树木遮挡着的几间房舍组成中景,是为第二层次。

再向内部望去,一片沟壑积水,形成不小的水面,但空空荡荡,不见人迹;水出远处两峰之间,峰石勾勒有力,皆以浓墨点染,恰当地显示了远峰的气势,以上是为第三层次。两峰之后,隐约远山,是用淡墨一抹,与两峰形成对比,出现第四层次。

作者精心安排了这样一个多层次的深远布局,创造一个山林沟壑之间寂静萧疏的气象。

在笔墨运用方面,作者多用粗犷的墨笔勾勒树石轮廓,潇洒的润笔点染苔叶,少见皴擦,也使得画面黑白分明,疏朗凝重,有助于表现主题。

作画时间为甲甲五月,即么元1704年,作者已是83岁高龄,仍能熟练运笔,亦属罕见。

【作者介绍】:

罗牧(1622-1705)字饭,江西宁都人,居南昌。

早年曾向同乡魏书学画。后自己钻研黄公望、董其昌等人画法,渐创独家风格,在江淮间有一定的影响,世称他的画风为“江西派”。

清 罗牧 轴 纸本水墨 藏故宫博物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