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桥图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书画鉴赏辞典》第733页(903字)

【作品赏析】:

山桥在苏州西南约三十公里处的光福镇附近,为邓尉十景之一,《虎山桥图》即以此桥为中心,太湖为背景。

左侧近景山丘隆起,丛松掩映,隐隐露出一处寺塔;左下角,坡石杂树,散落几处水阁,小径沿山根蜿蜒延伸,于画面近右侧处接以单孔拱桥,桥上有二老者,作赏景状。中远景为太湖水域,洲渚近乎三条长短不一的平行线横过水天交接之处。整个画面以平远法结构布局。

主要景物及具体细部刻画集中于画面下部左侧,以大片空白表现湖水,加强了山丘、拱桥与湖面、洲渚的虚实对比,从而突出了画面境界的虚静旷远。

在这个辽阔安定的空间中,我们所体验到的似乎不是大自然的山光水色、生气活力,而是一种淡淡的眷恋、惆怅,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它虽然是画景,但宛若一种朴素而又真挚的内心独白,你只有平心静气地倾听、品味,才能悟出其中悲凉的味道。

从笔墨上看,作品略近巨然,山丘上作“矶头”,以淡墨中锋秃笔作披麻皴,浓墨横笔点苔,皴染明净,画面显得工致整饰。不过,手法似乎比较单一,中锋秃笔也用得较平实。

显然,他虽取法巨然,但因时代、心理的差异而有着不同的审美追求。

巨然更执着的是自然美以及由此引起的激情表现,显得气势磅礴、生机勃勃;徐枋更倾向于含蓄的内心体验,自然风物只不过是聊以寄托心志的对象,因此,具有一种简洁单纯的象征性。我们只有把画家的遭际、性格联系起来,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其美学特色。

【作者介绍】:

徐枋(1622-1694),字昭法,号俟斋,自号秦余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明崇祯十五(1642)年举人,是一个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文人画家。

徐枋能善画,着有《居易堂集》及《二十一史文汇》等;画长于山水,主要取法巨然,同时,也追摹倪、黄,画面结构布局无意奇险,一味平实稳妥;笔锋多秃,以朴厚明净见长,但也有一路比较接近倪瓒,以侧锋干皴出之,颇有灵秀劲峭之趣。不过,总的来看,徐枋在绘画上还称不上出类拔萃的大家。

清 徐枋 轴 绢本 水墨 纵42厘米 横30.4厘米 藏苏州博物馆

上一篇:峻岭飞泉图 下一篇:林壑萧疏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