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马图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书画鉴赏辞典》第1012页(675字)

【作品赏析】:

徐悲鸿画,中外闻名,世所共知。

《群马图》作于1940年喜马拉雅之大吉岭。四匹姿态各异的立马静中欲动,令人感到“所向无空阔”、“万里可横行”的气势。

徐悲鸿为什么能把马画得如此生动?他在给刘勃舒的一封信中介绍了自己艰辛创作的道路,概括地总结了数十年画马的经验,信中说:“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的功。即以马论,速写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夫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方能有得。

”这些艺术实践的宝贵经验,看似平凡,其理极为深刻,这里面包含着成功的秘诀:苦功与画理。非此不能得马的形似,与马的神气。还须“详审其动态及神情”,“细察状貌动作务扼其要,不尚琐细”。另外,他画马总是和饱满的政治热情结合在一起。

就以《群马图》为例,他在画上题跋云:“鄂北大捷豪兴勃发。”反映了画家作画时为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而感到无比欢欣的心情。

其它如“天涯何处寻芳草?认识当年旧战场”、“哀呜思战斗,迥立向苍苍。”均有深意。

他于1949年建国后画了一匹奔马,题作“山河百战归民主,铲除崎岖大道平”。由此可见,他画马总是寄寓着对于民主和民族革命胜利的渴望。从他的马可以感到时代脉搏的跳动。

徐悲鸿画马,是以真马为师,又融会了传统画理画法。他从不画缰绳,马的体态较瘦,腿脚较长,十分矫健。概言之,他融会中西绘画之法,创造了新的骏马形象,成为画史上独树一帜的画马大家。

现代 徐悲鸿 轴 纸本着色 纵109厘米 横121厘米 藏徐悲鸿纪念馆

上一篇:田横五百士 下一篇:风雨鸡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