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山东人民出版社《组织人事工作辞典》第491页(746字)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于贵州遵义举行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陈云、张闻天(洛甫)、秦邦宪(博古)、周恩来、朱德,政治局候补委员有王稼祥、刘少奇、何克全(凯丰)、邓发,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以及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共产国际驻中国的军事顾问李德及担任翻译工作的伍修权也列席了会议。

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的错误,揭发和批评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中共中央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批评了博古在报告中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进行辩护的错误观点,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并在组织上作了一些调整。总结决议明确指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及退出苏区后遭到的严重损失,其主要原因是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会议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而周恩来为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会后,根据会议精神,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随后,军委决定设置前敌司令部,朱德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接着又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组成军事指挥小组。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机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同时也为以后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