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公有制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137页(2779字)

也称“公共的、集体的所有制”(23·829),即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公共所有的经济形式。

在《资本论》中提到过两种公有制,原始公社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共产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由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没有把共产主义社会区分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发展阶段,所以共产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既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也包括共产主义公有制。

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原始公社成员共同占有的所有制,它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公有制形式,它的基本内容是原始社会的基本生产资料即土地的公有制。由于生产资料的每一小部分都不属于任何单独的成员,而属于作为公社的直接成员的人,因而这是一种公社成员直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直接公有制。

它反映了以土地财产为基础的原始共同体的财产关系和生产关系。

原始社会中,一部分人由于血缘、语言、习惯等的共同性而自然形成公社共同体,公有制的出现是把提供共同体居住、劳动、现成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土地共同占有的结果。“把土地当作财产,这种关系总是要以处在或多或少自然形成的,或历史地发展了的形式中的部落或公社占领土地(和平地或暴力地)为媒介的”(46上·483),并“素朴天真地把土地看作共同体的财产”(46上·472)。马克思曾举例说,在美洲蒙昧的印第安部落中,猎地便是这一类公有的土地财产。部落把某一地区认作自己的狩猎地盘,并用强力保护它免受其他部落侵犯,或者是设法把其他部落从自己所占有的地盘上赶走,因而战争成了保护公有财产和获得公有财产的手段。

原始公社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原始生产关系的基础。

在这种公有制的基础上,人们按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实行一种自然的分工,并进行原始的共同劳动。这种原始的共同劳动就公社范围来说是一种直接社会化的劳动,因而公社内部不存在商品交换关系。

对共同劳动的成果的分配,是一种原始的平均分配。

这种原始的公有制及以此为基础的全部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存在,是与当时原始社会落后的生产力相联系的。

由于当时人们只能制造简陋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工具,个人无力单独同自然界斗争,必须互相协作、共同劳动,才能维持生存。这就决定了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社成员共同占有制。

马克思说:“在人类文化初期,在猎狩民族中,或者例如在印度公社的农业中,我们所看到的那种在劳动过程中占统治地位的协作,一方面以生产条件的公有制为基础,另一方面,正象单个蜜蜂离不开蜂房一样,以个人尚未脱离氏族或公社的脐带这一事实为基础。”(23·371)

原始公社的公有制既然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因而它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但随着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个体劳动成为可能,而个体劳动要求生产资料私有制,因而公社公有制必然向它的对立面私有制转化。马克思说:“劳动主体所组成的共同体,以及以此共同体为基础的财产,归根到底归结为劳动主体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而和该阶段相适应的是劳动主体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和他们对自然界的一定关系。在某一定点之前——是再生产。再往后,便转化而为解体。”(46上·495-496)原始的公有制解体以后,私有制经历了奴隶主所有制、封建主所有制以及资本家所有制三种基本形式。

共产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共产主义条件下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

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基础上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之后建立起来的。资本家的私有制代替了封建主的私有制,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发展,随着生产力发展而来的是生产的社会化,生产社会化则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因而必然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不相容。

共产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其实质就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23·832)因而是通过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推翻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并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来实现的。

共产主义公有制的确立,意味着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一切经济权利的消失,开始实现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平等权利。共产主义公有制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生产资料不再是资本家阶级剥削劳动人民的工具,而成为不断满足劳动人民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需要的条件和手段。

共产主义公有制的确立,必然使社会经济走上社会自觉控制的计划经济。马克思多次指出:在共产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社会已被组成一个自觉的、有计划的联合体”(25·745),生产者按照预定计划调节生产,有计划地建立起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联系,有计划地调节社会总劳动的时间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有计划地分配社会总产品,有计划地分配社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从而以最小的劳动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马克思说:“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25·926-927)

共产主义公有制是共产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随着共产主义公有制的确立,崭新的共产主义生产关系必然应运而生。

马克思指出,在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的社会里,联合起来的人们互相合作与自然界进行斗争,因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互助的,“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23·96)。

共产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社会消费品的分配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消费品在共产主义初期阶段的分配是用劳动时间来计量的,即实行按劳分配。“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因而也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23·96)“生产者也许会得到纸的凭证,以此从社会的消费品储备中,取走一个与他们的劳动时间相当的量。”(24·397)随着共产主义进一步向它的高级阶段发展,“分配的方式会随着社会生产机体本身的特殊方式和随着生产者的相应的历史发展程度而改变。”(23·95)

可见,在共产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人们同他们的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在分配上,都是简单明了的。”(23·96)

上一篇:公有地 下一篇:《资本论》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