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616页(3137字)

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经济运动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的运动。因此,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马克思在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23·11)。阐明资本主义社会机体的产生、存在、发展和死亡,以及这一机体由另一更高的机体来代替的特殊规律是《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目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系统、全面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他首先从社会生产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关系,并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沿着这个科学道路,马克思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对政治经济学的初步研究中,发现了唯物史观这一着名公式,并在1859年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出了如下的科学的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13·8-9)这一着名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公式表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与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从而引起社会革命;通过革命变更经济基础从而变革上层建筑。

历史上一切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乃至灭亡,都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的结果,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社会也不能例外。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是直接生产者被剥夺的历史过程,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也就是以个体劳动者为基础的私有制的解体过程。

由于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作为前提,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又排斥分工和协作,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与社会化大生产不相容。这种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手段。

“这种生产方式必然要被消灭,而且已经在消灭。”(23·830)它的消灭,体现在个人的分散的生产资料转化为社会的积聚的生产资料,多数人的小财产为少数人的大财产所取代。实现这一变革,即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剥夺,是在最下流、最龌龊、最卑鄙和最可恶的贪欲的驱使下,使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完成的。这就是所谓资本的原始积累。

其结果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取代了以各个独立劳动者的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以后,剩余价值规律就支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过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导致了无产阶级贫困积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矛盾的发生和发展,表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发展到灭亡的全部过程。由于生产关系的运动是根源于生产力的运动,因而生产关系运动规律也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互矛盾的运动规律。剩余价值规律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只是榨取剩余价值,并把榨取的剩余价值不断转化为资本,以便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则是无条件地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指出:“手段——社会生产力的无条件的发展——不断地和现有资本的增殖这个有限的目的发生冲突。”(25·279)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25·278),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不是永存的。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就具体表现为生产资料资本家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的私人性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明,资本主义私有制也是注定要被剥夺的。

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它被剥夺的主客观条件。这种剥夺,“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的作用,即通过资本的集中进行的。”(23·831)第一,从客观条件来说,由于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同上)这就把社会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这种过程就促成了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激化。一方面,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技术日益自觉运用于生产,土地有计划地使用,劳动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劳动的生产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性质,这一切都表明劳动过程进一步社会化了;但是另一方面,生产资料并不是社会化而是资本巨头化,即“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23·831)。这就说明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已达到了不能相容的地步。这就是资本主义外壳要炸毁的客观前提。

第二,从主观条件来看,“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构所训练、联合和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23·831)无产阶级成了埋葬资本主义的掘墓人,造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被剥夺的主观条件。

这样一来,“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

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

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23·831-832)这既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灭亡的客观必然性。正如列宁所说:“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结论,马克思是完全而且仅仅根据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得出的。”(《列宁选集》第2卷第599页)

马克思整整用了四十年的时间,以英国为典型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及其灭亡的客观规律,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在人类社会中的过渡性及历史暂时性,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性,给无产阶级指明了运用暴力革命的武器摧毁资本主义社会的壮丽前景。

然而,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并不等于资本主义可以自行退出历史舞台。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23·11)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采取较残酷的还是较人道的形式,那要看工人阶级自身的发展程度而定。”(同上)但是,工人阶级完全可以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积极投入埋葬资本主义制度的战斗,“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同上)

上一篇:现代家庭劳动 下一篇:现代税收制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