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莱文斯顿,皮尔西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889页(1133字)

【生卒】:?—1830

【介绍】:

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社会主义者。

因着作《对关于人口和政治经济学问题某些流行见解的正确性的若干疑问》(1821年)、《论公债制度及其影响》(1824年)两书而闻名。后一本书被马克思称为“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着作”(26Ⅲ·283)。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恩格斯在第二卷序言中提到他。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第三册中,对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批判。

这都是因为他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李嘉图理论为依据来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主要代表之一。他从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出发,来反对资本主义。其主要观点是:劳动是交换价值的唯一源泉,也是使用价值的唯一的积极创造者。但是,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却创造了资本或财产,即为“有闲者”——游手好闲者、非劳动者——创造剩余产品。

因此,劳动生产出了它的寄生赘瘤。

劳动生产率越发展,这个寄生赘瘤就越把劳动的骨髓吸尽。

在他看来,如果每个人的劳动刚够生产出他自己所需的食物,就不会有剩余劳动,也不会有资本或财产。资本或财产,只是对别人劳动产品的占有,而这一点只有在生产劳动发展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而来的财产的增加,维持有闲者和非生产劳动者的能力增加了,于是满足财产所有者需要的各种“消费劳动”(指奢侈品的生产和为财产所有者进行的各种服务)增长起来。莱文斯顿把生产劳动理解为生产必需品的劳动,反之,就是“消费劳动”。他说:“如果一切人都是平等的,那么谁也会为别人劳动。必需品将会有余,而奢侈品将会绝迹。

”他还说:“财产由于生产资料的改良而增加;财产的唯一使命就是鼓励懒散。当每一个人的劳动勉强够维持自己的生活的时候,因为不可能有财产,所以不会有有闲者。

如果一个人的劳动能够养活五口人,那么一个从事生产的人就将负担四个有闲者的生活,因为只有这样产品才能消费掉……社会的目标就是牺牲勤劳者来抬高有闲者,从富裕中创造出实力。”莱文斯登把所有权和资本看成相同的东西,因而混同了资本主义的对立形式和它的内容本身,在主张消灭它的对立形式的时候,竟然要牺牲掉在这种形式下成长起来的结果。

马克思认为,在这方面莱文斯顿“也具有政治经济学家们的局限性,即把这一发展的对立形式和这一发展的内容本身混淆起来”(26Ⅲ·287)。莱文斯顿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不是人口的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而是生活资料的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在他看来,人口的增长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分工的发展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财富的增加。

他把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贫困和失业归因于社会制度,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把劳动生产率从财富的源泉变成了贫困和失业的源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