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战略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企业管理学大辞典》第129页(1652字)

企业为进入国际市场,在国外直接投资,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而作出的较长时期的总体谋划。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在基地所在国之外,还拥有或控制着生产、营销或服务的设施,进行跨国生产、销售、服务等国际性经营活动,它是当代世界经济活动的一大特征,已成为世界经济活动中越来越引人注目的现象,并对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企业国际化的基本特征 (1)国际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更多的发展机会;(2)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直接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3)企业要有足够的实力和规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拳头产品;(4)企业要有较高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和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具有能够适应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运行机制;(5)企业经营观念和管理方法国际化,以国际价值进行生产和交换,具有足够的外汇进行国际化经营。

企业国际化经营应具备的条件 (1)在经营思想上,强化国际化经营意识,要有国际化的产品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比较效益观念。(2)在经营目标上,谋求在国际市场上的利润最大化,赚取尽可能多的外汇。

(3)在经营风险上,能直接面对国际市场,承担国际竞争风险。(4)在经营机制上,应建立符合国际市场竞争的决策机制、研究开发机制、利益机制、自我积累、自我调整机制及内部管理机制等外向型企业的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并符合国际惯例的运行机制。

(5)在经营组织上,从内向型分散经营转变为外向型集团化经营。(6)在经营战略上,从以国内市场导向转变为以国际市场导向。

(7)在企业经营人才上,培养、选拔适合于国际化经营的人才。

企业国际经营战略的发展过程 大体上经过了本国中心主义→多中心主义→地区中心主义→全球中心主义四个阶段。(1)本国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阶段。将国内经营业务放在首位,而将国际经营业务放在附属的地位。

此阶段各子公司的经营观念、价值观、生产与管理的方法等完全是母公司的翻版。(2)多中心主义(Polycentrism)阶段。分布在各国的子公司着眼于在各东道国的合法地位,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彼此独立地确定各国的经营目标和计划。

但可能过于本土化,而损害了国际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3)地区中心主义(Regiocentrism)阶段。把政治、经济、文化等相类似的几个国家或地区作为一个区域管理单位,设立区域性决策机构,实现总公司和子公司的利益结合,追求在地区范围内盈利目标与合法性的平衡。

(4)全球中心主义(Geocentrism)阶段。以全球性系统决策的方法,把不同的子公司统一起来,通过全球经营网络实现盈利性与合法性两者的平衡。

这种战略可分为包围性全球战略与一体化全球战略。前者着重考虑东道国问题,后者承认跨国公司的重大决策对东道国的影响力。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类型 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和面向国外经营的性质,可分为四种类型:(1)资源导向型。企业为取得本国所短缺的各种资源,直接投资于资源国进行生产开发,以确保廉价而稳定的资源供应。

(2)市场导向型。为保护和扩大原有国外市场或开辟新的国外市场而进行投资经营。(3)生产要素导向型。为了追求丰富的生产要素,尤指廉价的劳动力而对外投资,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4)技术与管理导向。通过到技术与管理先进的国家投资办厂,利用当地科研机构和人力资源,获取国内难以得到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能,实现技术“回流”。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战略可细化为:市场经营战略、技术发展战略、组织战略和人才开发战略。其中,技术发展战略是企业面向国际化经营的关键,组织战略是建立和发展多种形式的企业集团,形成联合的整体优势,以达到共同占领国际市场的目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