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作业计划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企业管理学大辞典》第376页(1958字)

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

它是把企业生产任务落实到单位时间(月、周、日、班、小时)和每个生产环节(分厂、车间、班组、个人),组织日常生产活动,建立正常生产秩序,实现均衡生产,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它与生产计划相比,有以下特点:计划期短;计划内容具体;计划单位小。

生产作业计划工作主要包括:

(1)收集与完成生产任务有关的生产能力、生产技术、生产准备、上期计划完成情况等方面的资料。(2)选择计划单位。

(3)制定期量标准。不同类型企业,期量标准不同。

大量流水生产的期量标准有:节拍或节奏、在制品定额、流水线工作指示图表等。成批生产的期量标准有:批量、生产周期、生产间隔期、生产提前期、在制品定额等。

单件小批量生产的期量标准有:产品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等。(4)确定制定方法,进行作业计划编制。大量流水生产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方法为在制品定额法,具体做法是按生产计划的要求,首先确定最后车间(工艺阶段)的产品出产量,然后在考虑该车间在制品保证情况、废品及损耗等情况后,确定最后车间(工艺阶段)产品投入量,利用最后车间(工艺阶段)的投入量,加上最后车间(工艺阶段)与前一车间(工艺阶段)之间的库存半成品定额的需求情况及半成品外销情况,确定前一车间(工艺阶段)的产品出产量,以后按反工艺顺序依次往前类推。

计算公式为:

N=N后投+M+(Z末库-Z初库)

N=N本出+M+(Z末内-Z初内)

式中:N——某车间(工艺阶段)出产量;N后投——后一车间(工艺阶段)投入量;M——本车间(工艺阶段)半成品外销量;Z末库——期末半成品库存定额;Z初库——期初半成品库存结存预计;N——某车间(工艺阶段)投入量;N本出——本车间(工艺阶段)出产量;M——本车间(工艺阶段)计划的废品损失量;Z末内——期末本车间(工艺阶段)在制品定额;Z初内——期初本车间(工艺阶段)在制品结存预计。

成批生产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方法为提前期法或称累计编号法,此法是根据提前期,将提前期转化为提前量,从而确定各车间(工艺阶段)投入、出产量的方法。采用提前期法,生产的产品要实行累计编号,即从年初或从开始生产此产品起,按成品出产的先后顺序,为每一件产品编上一个累计编号,由于产品出产号是按反工艺顺序排列编码的,因此,同一时间上,某种产品的累计编号越接近完成阶段,其累计编号越小,反之则越大。在同一时间上,产品在某一生产环节上的累计号数,同成品出产累计号数相比,相差的号数叫提前量。提前量的大小同产品的提前期成正比,提前量=提前期×平均日产量。采用提前期法规定车间任务的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计算产品在各车间计划期末应达到的累计出产和投入的号数。计算公式如下:

某车间出产累计号数=成品出产累计号数+该车间出产提前期定额×成品的平均日产量

某车间投入累计号数=成品出产累计号数+该车间投入提前期定额×成品的平均日产量

第二步:进一步计算各车间在计划期内应完成的出产量和投入量。计算公式为:

计划期车间出产(或投入)量=计划期末出产(或投入)的累计号数-计划期初出产(或投入)的累计号数

第三步:如果是严格地按照批量进行生产的话,则计算出的车间出产量和投入量,还应按各种零件的批量进行修正,使车间出产(或投入)的数量和批量相等或是批量的倍数。单件小批量生产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方法为生产周期法或称订货单法。在与生产能力进行平衡,做出适当调整后编表下达。月生产作业计划应提前五六天下达,周生产作业计划应提前两天下达,以便作必要的准备。

生产作业计划工作的另一项任务是组织实施计划。主要包括作业准备、生产控制、生产调度、在制品管理等内容。

实施后要进行统计、分析核算、编制生产报表,并及时把有关信息加以反馈,使计划更科学、合理,符合实际。

生产作业计划编制要有科学的依据,可靠的资料、信息,要采用科学的方法。生产作业计划虽注重眼前,也要考虑长远,有一定的预见性。生产作业计划要发动和依靠广大员工,集群众之智慧,靠大家去执行。

上一篇:生产计划 下一篇:期量标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