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企业管理学大辞典》第471页(1119字)

也称为亲和图法,是由日本的川喜田二郎开发出的一种创造性问题解决法,KJ取自其姓氏川喜(KAWAJI)的字头。

KJ法的做法是针对那些未来要解决的问题或未知、未接触过的领域的问题,搜集与之有关的想法、意见等语言文字资料,并根据其内在的相互关系(亲和性)作成归类合并图,进而从中找出应解决的问题和明确问题的形态。

KJ法主要用于:(1)掌握处于不清楚状态的事实的资料,用以认识事实,比如处理面对从未进入过的市场领域的问题。(2)把一些零散状态的事实资料、意见、设想等归纳起来,使之系统化。(3)突破现状,旧有的概念体系一经破坏、崩溃,思路观念又会处于混乱状态,这时可用KJ法再次归纳,使之系统化。

(4)计划组织,把持有不同意见而能相互理解的人员组成计划小组,每个成员都为共同的目的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把资料编成卡片,各自通过A型图解整理出自己的看法,这也是将个人想法系统化的过程。(5)有效地贯彻方针,即通过A型图解由上级到下级,再由下级反馈给上级,再修正,再向下,再反馈。

这样一个循环过程使得管理方针得以彻底贯彻。

KJ法的主要工作在于作A型图解(亲和图),它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决定作图的题目,应当注意的是,A型图解适合于解决那些比较复杂的棘手问题以及那些需要花费时间慢慢才能掌握其本质的问题,对于那些需要速战速决的或是比较简单的问题则不大适合;(2)搜集语言文字资料,可采用直接观察、面谈、阅览、个人思考等方法,该步骤的目的在于把握事实,应防止主观臆断、先入为主,避免掺杂个人成见;(3)卡片化,即将语言文字资料作成卡片;(4)整理卡片,阅读每张卡片,把感觉到内容有相连的(有亲近感的)卡片集中,即根据语言文字的亲和性,凭借“感觉”来整理,而并非依据道理分析、成见、已有的标准来进行;(5)把归为一组的卡片内容用简单语言进行归纳并加以记录,作为标题卡;(6)作图,把全部内容作成易于理解的图解形式,按确定的位置排列卡片,再以适当符号画出卡片间的相互关系;(7)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发表,即把A型图解的梗概内容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图9-12为A型图解的示意图。

图9-12 A型图解

KJ法具有与统计方法不同的鲜明特点,它属于问题发现型,而非假设查证型。该方法对搜集到的语言文字资料侧重于综合分析和分层,主要用感情、灵感等来归纳问题,毋需量化,这一点也是它与其他新QC工具的区别之处。

上一篇:关系图 下一篇:企业管理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