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62页(954字)

全称波兰共和国。

东欧发展中国家,20世纪90年代之前,实行中央计划经济制度,90年代之后向私有制和市场经济过渡。其国土面积32.3万平方公里(1996年),人口3900万(1998年),首都华沙,货币名称兹罗提。

矿产资源丰富,盛产硫磺和煤炭,产量分别占世界第1位和第4位。

1949年开始建立中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

1955年公营经济已在国民收入中占75%。国民收入中工农业比重1950年为24.3%和60.3%,1988年分别为49.1%和12.6%。

1950~1970年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6.8%。70年代上半期经济发展达历史最高峰,年均增长9.8%,速度之快居世界第二。197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860美元。

1976年起经济一蹶不振直至1989年政权易主。1970~1988年间年平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为3.4%。工业以采矿、冶金和机电工业为主,钢产量占世界第9位,船舶和小轿车均占第12位。

农产品中黑麦与铃薯产量占世界第2位,甜菜占第6位(均为1988年数字)。1989年政局剧变后,“团结工会”政府推行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国营企业实行私有化和股份制,全面放开价格,争取加入欧共体。为经济转轨付出的代价超过预计,经济严重衰退,国民生产总值1991年比1988年约下降30%,失业率达11.4%。

但自经济转轨以来,恶性通货膨胀受到抑制,货币保持稳定,私营经济较快发展,工业销售值中私营比重从1989年的7.5%增至1992年第一季度的27%。

外贸从逆差转为顺差,1990年盈余45亿美元。出口以矿产品和机电产品为主。

外贸地区结构从前苏联东欧向欧共体倾斜。外贸总额中1991年欧共体占52%,前经互会从1988年的41%下降为18.5%。

1998年,其国民生产总值为1508亿美元,世界排名第26位。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900美元,在世界排名第79位,属于中等收入国家。1998年,其商品出口额为263亿美元,进口额为480亿美元,1996年,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份额的49%。1997年,外国直接投资49亿美元,外债总额398.89亿美元,现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

1998年,其国际储备总额为273.83亿美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