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127页(755字)

强调资本稀缺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的理论。

该思想是美国经济学家利本斯坦于1954年首先提出,但其在论证过程中存在数学上的矛盾。1956年纳尔逊系统地论证和表述了这一理论。

1957年利本斯坦出版了《经济落后与经济增长》一书,引用了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进而提出了“临界最小努力”理论。因而,人们一般将此理论的提出归之于纳尔逊。

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均实际收入仅处于维持生存需要的低水平均衡状态,使居民的储蓄倾向偏低,极大地限制了投资率的提高,但是,如果利用增加国民收入来刺激储蓄和投资,又会引发人口增长率的提高,进而将人均收入重新拉回到低水平的均衡状态之中。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难以逾越的陷阱。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正处于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口增长率高度相关的阶段:在人口过多和收入过低的情况下,资本形成的速度和规模受到制约,经济增长率难以迅速提高;传统部门的落后耕作制度限制了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特别是土地严重短缺,无法承载过快增长的人口;由于教育和科技落后,难以大规模地提高生产效率。正是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制约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纳尔逊认为,若要冲破低水平均衡陷阱,人均收入就必须大幅度地、迅速地增加,使新投资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增长持续地快于人口增长,并将这种强有力的经济增长势头始终保持在“临界最小努力”的水平之上,才能最终走向经济繁荣。

发展中国家为此必须采取综合发展的战略措施,通过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制定有效的国家投资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实行有利于投资者的财富分配政策,吸引外资,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倡勤俭节约,培养企业家精神和推动计划生育等。

不少经济学家指出,该理论及其政策措施脱离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