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储备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268页(1035字)
国际储备是一国官方持有的用于国际支付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流动性资产,包括黄金、外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储备头寸和基金组织每个会员国尚未动用的特别提款权等。
其数量多少标志着一国的金融实力,体现着一个国家国际清偿能力的强弱。它的主要来源是国际收支顺差,分得的特别提款权,政府或货币当局从国内及从国际市场上购买而增加的黄金,举借的外债和通过干预货币市场而收进的外币。
尽管国际储备具有在国际收支困难时充当支付手段的缓冲功能,并可以从客观上和心理上稳定一国汇率,维护货币的信用基础,也是偿还外债的保证,但也并非多多益善。首先,持有国际储备比将它用于其他投资所产生的收益要低;其次,储备作为一种强力货币会增加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
因此,国际储备资产管理的关键是确定适度的储备量。微观经济理论关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结论就可以应用于确定储备的适度量。
首先,由于机会成本中包含了放弃对实际资源的利用,和经济调整所必须付出的代价等,持有储备的边际机会成本要高于获得储备的边际成本。持有储备的边际收益(年利息收益和本金损益)随储备量的递增而呈递减趋势。
因此,在下图中A点上持有储备的边际收益等于获得储备的边际成本,故与A点对应的储备量是最优储备量。
而在现实中,货币当局愿意持有的储备量取决于持有储备的边际机会成本,则在B点,在持有储备的边际收益与持有储备的边际机会成本相等处,才是货币当局理想的储备量。
要使货币当局理想储备量等于最优储备量的条件就是用市场利率来表示的储备收益足以抵偿持有储备的边际机会成本。也就是持有储备的边际收益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直到与持有储备的边际机会成本线交于C点为止。
这种理论分析尽管很明确,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有许多问题,主要是如何估计储备资产在弥补国际收支赤字,避免国内经济紧缩性调整所具有的潜在收益。因此,在实践中很多国家都是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经济开放程度、外汇政策、国际汇率制度以及债务情况等因素来决定适度储备量的。其下限是经常储备量,即保证最低的外贸需要量;上限是保险储备量,即在本国经济发展速度最高时可能的对外支付需求。特里芬通过对1950~1957年12个主要贸易国储备变化的实证研究后认为,一国储备与进口额的比例以40%为标准,20%为低限。一般说来储备应满足3个月的进口需要,按全年储备与进口量的比例看,约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