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508页(803字)

探讨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原因,寻求摆脱低水平均衡陷阱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哈维·赖宾斯坦1957年在《经济落后和经济增长》一书中首次提出。他以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纳尔逊“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为出发点,认为发展中国家贫穷的实质是人均收入水平低,难以形成资本,经济处于“准安定均衡”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具有稳定的均衡值,只有突破它,经济才能起飞。但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内的刺激力量过于微小,即为了摆脱经济落后所作的努力,都小于为促进长期经济发展所需的临界最小数值,因而长期处于低水平的均衡陷阱,经济停滞不前。他还认为,在发展中国家落后经济中存在着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和抑制人均收入水平的两种对立力量。前者主要取决于上一期人均收入水平和投资水平,后者取决于上一期投资规模及人口增长速度。当提高收入的力量薄弱时,往往投资规模有限,不足以抵消因人口增长过速而形成的阻力,人均收入就会被重新拉回到低水平。当提高收入的刺激力量非常强,超过临界点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可能摆脱贫困恶性循环。

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面临的任务是实行大规模投资,使投资所形成的提高收入的力量足以超过由人口增长所形成的压低收入的力量,形成“临界最小努力”。

它包括:(1)必须维持一个超过最低限度的投资水平和经济规模,以克服由于生产要素不可分性造成的规模内在不经济;(2)必须在各个产业部门同时大规模投资,使其产生诱发性效应,以克服因破坏产业部门间相互依存关系而引起的外在不经济;(3)必须维持足够的农业投资,为劳动力的转移和满足非农业部门对农产品的需求创造条件,避免农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和抑制人均收入增加的障碍;(4)必须改变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激发居民的经济增长欲望,创造一个适于经济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培养大批敢于冒险、追求利润、具有献身精神和责任感的企业家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