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偏好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817页(393字)

新古典经济学在使用效用序数论分析消费者行为之前,总是先提出一些最一般的原理作为假设前提,以便能使分析过程在逻辑上得以完成(几乎其所有分析过程都是如此)。

这些原理被称作显示偏好理论,主要有三个。公理一——顺序性(ordering):消费者以一定的收入,可以消费各种商品,这些商品的不同组成叫商品组合。若x,y分别表示两种商品或商品组合,消费者可以说出对x的偏好大于、小于或等于y,三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若对x,y的偏好相同,则它们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公理二——传递性(transitivity):若消费者对x的偏好大于(小于或等于)y,对y的偏好大于(小于或等于)z,则x的偏好必大于(小于或等于)z。

公理三——一致性(consistency):在无饱和状态时,消费者对数量较大的某种商品或商品组合的偏好,必大于对数量较少者的偏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