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书籍:世界经济学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08 22:52:15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620页(793字)

揭示发展中国家长期贫困原因的一种理论。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格那·纳克斯在1953年出版的《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首次提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长期停滞、无法摆脱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稀缺及资本的供给与需求均存在恶性循环。

在资本供给方面,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低,储蓄能力也低,必然导致资本形成不足,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难以提高,进而造成经济增长率低,人均收入水平难以提高,形成“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收入……”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

在资本需求方面,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意味着购买力和消费水平也低,必然导致投资刺激小和资本形成不足,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难以提高,进而造成经济增长率低和人均收入低,形成“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刺激→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收入……”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

他还认为,在这两个恶性循环中,资本形成不足是关键。居民即使有储蓄,也会因市场容量有限而使投资引诱不足;即使有投资引诱,又会因收入低而没有足够的储蓄用于投资。

因此,发展中国家很难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纳克斯由此得出了一个着名的命题:“一国穷是因为它穷”。

他认为,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惟一办法是大规模地增加储蓄,扩大投资,促进资本形成,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和人均收入。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为早期发展经济学资本形成理论奠定了基础。

但是,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批评纳克斯的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前景太悲观、太片面。同时指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储蓄率而不是储蓄水平,发展中国家的储蓄能力并不低,它既包括个人储蓄,也包括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

更为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还受其他因素的制约,例如,劳动力素质、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科技水平、组织管理能力等。因此,将发展中国家贫困归于资本形成不足过于简单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