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国专家大辞典·广东卷》第42页(457字)

【介绍】: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植物光合生化学家。男,1927年12月出生,浙江杭州人。曾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1951年浙江大学生物化学系毕业。

主要贡献:在配合殷宏章老师建立实验室设备、组织研究力量方面都做出了贡献。在光合作用量子需要量的测定中,发现形成一个ATP需要4-6个红光量子。在国际上首先发现光合磷酸化的“光强效应”,在光合磷酸化的量子需要量高能态的研究中取得成果。研究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机理,引起国内外科学界重视,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探讨能量转化功能与膜结构的联系,光合磷酸化和电子传递的联系及其调节控制,发现常用的介联剂或抗菌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对光合磷酸化有促进作用,有的还可以提高与电子传递的偶联程度,通过偶联因子的变构,可减少其损失,从而提高偶联程度,这样的提法至今国际上尚未有报道。

1979年获中国科学院二等奖,1982年获国家科委自然科学二等奖。

发表论文40余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