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图的地租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16页(1049字)

地租理论是李嘉图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站在工业资产阶级立场上和地主阶级相对立,以地租理论作为同地主阶级斗争的有力武器。李嘉图尽力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说明地租的形成,反对把地租说成是自然恩赐的结果,认为地租是为使用土地而付出的代价,是劳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李嘉图的地租理论主要是阐明了级差地租。

他论述了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由于土地肥力和位置的差别而形成的地租。在他看来土地数量有限,质量不同,人们总是先耕种质量最好的土地。

随着社会发展,对农产品需求增加,逐渐开垦较次等的土地。在面积相等,肥力和位置不同的土地上,投入同量劳动和资本,产量不同,单位农产品包含的劳动量不同。但在市场上同质同量农产品价格相同。

由于生产耗费必须得到补偿,社会需要投入耕种的最劣等土地上耗费的最大劳动量,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决定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肥力较高位置较好的土地由于产量高,单位产品的个别价值低,其与社会必要劳动之间的差额,形成超额利润,成为这些土地的级差地租。第二种形态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追加投资形成的地租。

他认为由于存在“土地收益递减规律”,原来投资和新投资收益上出现的差额,也构成级差地租。

李嘉图的主要贡献是第一次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阐明了级差地租的形成。同时,在论述中他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社会必要劳动的概念。他的最劣等土地上耗费劳动决定社会必要劳动的思想,已经包含了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边际分析方法的萌芽。

其缺点和错误有:①把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土地肥力和位置的区别——看做形成的原因。虽然他曾提到地租随土地私有权出现而产生,但具体论述中却忽视了土地所有权的存在。②认为历史上人们耕种土地都是由好地向坏地发展,这并不符合欧美土地开发的历史,对于级差地租理论也是不必要的。③把不科学的“土地收益递减规律”和级差地租的产生联系起来,看不到农业追加投资一般是以耕作技术的改进为前提。④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由于他把价值和生产价格等同起来,认为绝对地租的存在是与劳动价值论相矛盾的。⑤他论述的是资本主义地租,却认为它适用于一切社会的地租规律。

李嘉图认为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长、谷物价格上涨,地租有不断上涨的趋势;地租的上涨必然使利润下降,从而阻碍资本积累、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