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151页(782字)
经济活动的繁荣与萧条交替出现的周期性波动。
这种波动通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指数、就业人数、物价水平等综合性经济指标表现出来。美国经济学家W.米契尔(W.Mitchell)和A.伯恩斯(A.Burns)给经济周期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经济周期是以商业为主的国家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波动;一个周期包括同一时间内许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扩张,继之以同样普遍的衰退、收缩,以及引起转入下一个周期扩张阶段的复苏;这种变化的顺序重复出现但没有周期性;经济周期的时间从1年多到10年或12年不等;这些周期不能再分为与它们本身的特点相似的、更短的周期。
根据这一定义,一般把经济周期分为4个阶段:经济活动高涨的扩张或繁荣阶段,经济活动低落的收缩或萧条阶段,由繁荣过渡到萧条的衰退阶段,由萧条过渡到繁荣的复苏阶段。
其中前两个阶段是经济周期的主要阶段。
由于所根据的资料和划分经济周期的依据不同,一般又把经济周期分为3~4年的短周期、10年左右的中周期和50年左右的长周期3种类型。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熊彼特把这3种类型统一了起来,认为一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1个中周期包括3个短周期。许多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不同的周期理论。其中主要有:英国经济学家霍特里用货币因素来解释经济周期的纯货币理论;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魏克赛尔和奥地利经济学家F.密塞斯和F.哈耶克用投资来解释经济周期的投资过度理论;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熊彼特用创新来解释经济周期的创新理论;英国经济学家A.C.庇古和J.M.凯恩斯用心理变动来解释经济周期的心理理论;以及美国经济学家P.萨缪尔森用乘数与加速数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经济周期的乘数-加速数模型;等等。
为了熨平经济中的周期波动,政府采取了反周期的经济政策。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