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659页(921字)
对产业内贸易予以解释的一种理论。
其中代表者为美国经济学家费尔威(R.E.Falvey)于1981年在其《商业政策与产业内贸易》一文中所提出的“费尔威模型”(Falvey Model)。
费尔威模型试图把体现了要素禀赋的传统H-O理论与产品差别化及产业内贸易的概念相嫁接,即试图仍在H-O理论的框架内来解释20世纪60年代之后产业内贸易蓬勃发展的新现实。
模型假设两个国家(1和2),两种要素(K和L),一类产品,但该类产品有着不同的“质量”,反映出不同的技术精密程度,这就是产品差别化的所在。费尔威引入了一个指数α来刻画质量,α越高代表质量越高。
另外一个关键性的假设是生产中K/L比率的增加会提高技术精密程度即α的值。再设一种质量为α的产品的生产需使用1单位劳动力和α单位资本。
在完全竞争下,单位产品价格即等于单位产品成本:
P1(α)=W1+αr1
P2(α)=W2+αr2
其中下标1、2指两个国家,w、r为工资率和利率。不失一般性,我们假设1国为资本丰裕国,所以有w1>w2,r1<r2。如图中,这意味着P2比P1线更陡峭。这两条线的交点决定了“边际”质量α0,对于比α0质量更低的产品(α<α0),P2(α)>P1(α),2国拥有比较优势,而对于比α0质量更高的产品(α>α0),P2(α)<P1(α),1国拥有比较优势。
如果我们再假设两国都有对高质量和低质量产品的需求,则我们会得出结论,资本丰裕的1国会出口K/L比率即质量更高的产品,劳动丰裕的2国会出口K/L比率即质量更低的产品,这就是基于要素禀赋的产业内贸易。
与克鲁格曼模型不同,费尔威模型并没有“另起炉灶”为产业内贸易提出一个要素禀赋之外的新来源,而是“旧瓶装新酒”,把与传统理论的偏离降至最低程度,将产业内贸易与H-O理论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