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差距模型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659页(845字)

以国与国之间的技术差距与模仿时滞(imitation lag)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的理论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V.Posner)在其1961年的《国际贸易与技术变迁》一文中提出。

但其思想渊源应追溯到克拉维斯(Ⅰ.B.Kravis)。

按照H-O模型,我们知道一个工资相对低的劳动丰裕型国家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利用其低廉的劳动力优势。但是克拉维斯在他1956年发表的一项经验研究中却发现在很多国家,出口部门支付的工资往往最高。

克拉维斯对这一明显违背H-O理论现象的解释是一国愿意出口的产品通常是与别国比较而言技术上最为先进的产品,而高工资正是对体现于其中的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以及熟练劳动力的报酬。

波斯纳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他假定国与国之间存在技术差距,而技术从一国到其他国家的扩散和传播上存在延滞,波斯纳把这种延滞称为“时滞”(lag)。

他区别了两类时滞,一种是需求时滞(demand lag),即从技术领先国发明出一种新产品开始到落后国(模仿国)的消费者了解了这种产品并产生消费需求之间的时间间隔。另一种是模仿时滞,即从领先国发明新产品到落后国模仿并能生产出同样的产品时为止的时间间隔。

只要需求时滞短于模仿时滞,就会有国际贸易发生,领先国向落后国出口新产品。但当模仿国逐渐掌握了这项新技术之后,技术差距渐趋消失,然而技术领先国又会开发出另一种新产品,在那种产品上再凭借技术差距而掀起又一轮的“创新-模仿”循环。

这一创新流(flow of innovations)保证了技术领先国能动态地保持住其技术优势。

与产品周期模型一样,技术差距模型把贸易的发生原因归结为国与国之间的动态技术差异。

它们的最大特点是把时间作为一个维度引入到比较优势之中,故可被视为是对静态H-O模型的动态扩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