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929页(1767字)

区域累积因果理论在缪尔达尔(G.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的基础上,经卡尔多(N.Kaldo)等人提出具体的理论模式而形成的。

1994年,瑞典着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在《美国的两难处境》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原理,以后他在《国际经济》、《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及《亚洲的戏剧》等着作中,对这一原理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运用。缪尔达尔认为,社会经济制度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这种演进是由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演变造成的。在一个动态的社会经济过程中,社会经济的各种因素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而第二级的变化会反过来推动最初的那个变化,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的方向发展,所以社会经济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守衡或趋于均衡,而是以循环的方式运动,但不是简单的循环流转,而是具有累积效果的。

他举例说,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大众的收入,就会改善他们的营养状况;营养状态的改善,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反过来又能增加他们的收入。从最初的收入的增加,到另一次收入的增加,这是一个因果循环,这种循环是上升的循环运动。缪尔达尔认为,事物之间还存在着下降的循环运动。比如,低收入阶层劳动者健康状况的恶化,就会降低其劳动生产率,从而减少他们的工资收入,并降低其生活水平,这种状况反过来又进一步使他们的健康状况恶化。

缪尔达尔在这个因果循环理论中,强调了以下三个环节:即起始的变化,第二级的强化运动,最后的上升或下降过程。

他认为这个原理是反映了社会经济因素变化的客观运动,它既是对现实世界的正确描述,又是制定政策的可靠依据。

由于缪尔达尔的理论分析运用“整体性”方法,强调经济同社会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制度经济学的价值判断标准进一步论证,他的这一理论被认为是对西方制度经济学的重大发展。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缪尔达尔认为,市场的力量通常是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间的差异。

他指出,由于聚集经济的存在,发达区域会因市场的作用而持续、累积地加速增长,并同时产生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和回流效应(back-wash effect)。扩散效应是指发达区域到不发达区域的投资活动,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这种效应有利于不发达区域经济的增长。

回流效应是指劳动和资本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回流的过程,它将引起不发达区域经济的衰退。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扩散效应远小于回流效应。

在这两种彼此极不平衡的效应的作用下,发达区域经济表现为一种上升的正反馈运动,不发达区域经济表现为一种下降的正反馈运动,即发达区域更发达,不发达区域更不发达。

卡尔多继承并发展了缪尔达尔的思想,同时提出了相对效率工资(relative efficiency wages)的概念。所谓相对效率工资是指货币工资(W)与生产力增长率(U)的比值(W/U),W/U可以决定一区域在全国市场中所占的份额,W/U值越低,表明该区域的产出增长率越高。卡尔多认为,在一国范围内,由于制度的同质性,每个区域的货币工资水平及其增长率都是相同的。

在发达区域,由于聚集经济而使规模报酬递增,因而其产出增长率和生产力增长率提高,致使相对效率工资下降。反过来,相对效率工资的下降又导致区域产出增长率的进一步提高。

这种循环累积的利益将使发达区域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卡尔多的累积因果理论可用如下函数关系表示:

Ui=f1(Yi), f′1>0

Wi/Ui=f2(Ui), f′2>0

Yi=f3(Wi/Ui), f′3>0

Wi=W0

其中,Ui为i区域生产力增长率,Yi为i区域产业增长率,Wi为i区域的货币工资,Wi/Ui为i区域的相对效率工资。

W0为全国的货币平均工资。

上一篇:逆城市化 下一篇:等费用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