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衡增长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950页(1644字)

这一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应有选择地在某些部门进行,其他部门通过其外部带动而使其经济逐步得到发展的经济战略。

着名经济学家赫尔希曼(A.O.Hirschman)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一书中,从主要稀缺资源应得到充分利用和认识出发,系统地论述了不平衡增长的理论和战略。他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其主要稀缺资源是资本,若实行一揽子投资,则资本稀缺这一瓶颈无法突破,从而也无法实现平衡增长。

他指出,发展的路好比一条“不平衡的链条”,从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从一个产业通向另一个产业,从一个企业通向另一个企业。经济发展通常采取踩跷板的推进形式,从一种不平衡走向新的不均衡。

因此,发展政策的任务不是取消而是要维持紧张、不成比例和不均衡,使不均衡的链条保持活力。不发达经济取得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是采取精心设计的不平衡增长战略,首先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当这些部门的投资创造出新的投资机会时,就能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赫尔希曼指出,一般来说,新的投资工程上时,它总要利用以前的工程创造的外部经济,同时它自己也创造能被以后的工程利用的新的外部经济。但投资工程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外部经济利用多创造少的具有收敛级数性质的投资,另一类是对外部经济利用少创造多的发散性投资,但实际状况往往是两类投资交叉进行。

赫尔希曼认为,社会基础设施投资与直接生产部门投资具有不同的作用。

前者包括教育、公共卫生、交通、运输和水、电等公共事业在内的社会公共投资,它为直接生产活动创造了外部经济,如电力的廉价供应能够促进各种小企业的建立。

这种投资具有发散的性质。相对来说,直接生产部门的投资具有收敛性质。

直接资助农业、工业和商业的社会公共投资使直接生产部门的各项投入变得便宜,从而减少了这些部门的生产成本。但由于社会基础设施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一般的私人资本不愿投资。

因此,政府往往把基础设施等社会公共投资视为己任。社会公共投资是鼓励直接生产部门私人投资所必需的,是私人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

这样,社会公共投资应该优于直接生产部门不平衡地增长。当然,社会公共投资和直接生产部门投资的孰先孰后,还取决于一国的具体条件,政治压力通常使政府投资从直接生产部门向社会公共投资部门转移,而对利润的追求使投资流向直接生产部门。这种政府投资的双重目标往往使政府投资经常摆放在屈服于政治压力和追求利润之间。因此,事实上存在两种发展途径:一是社会基础设施过剩条件下的发展,二是社会基础设施短缺条件下的发展,前一条发展途径更连贯、更平稳,赫尔希曼把它称为“自我推进”的发展途径并加以提倡。

但无论哪一条发展途径,投资在社会基础设施部门和直接生产部门都是交叉进行、蛙跳式前进的。

赫尔希曼还具体考察比较了各种不平衡发展的效率,提出了着名的“联系效应”,包括“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所谓联系是指一个部门在投入与产出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联作用。这在投入产出表上不难发现。

赫尔希曼认为,任何投资都会产生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效应。前向联系效应鼓励下面几个生产阶段的投资,后向联系效应刺激前面几个生产阶段的投资。选择前向、后向联系最大的工程项目,能对经济发展产生最大的刺激和影响。

通过投入产出表,这样的项目是不难发现的。为什么一些不发达国家都致力于发展钢铁工业呢?除了一些好大喜功,不切实际的动机外,一般说来是因为钢铁工业的综合联系效应最大。就其后向联系而言,它可以促进机械、电子等部门的发展。农业等一次产业生产的前向后向联系效果都较小,尤其是从事农副产品出口生产的“出口飞地产业”,对不发达经济的就业和国民收入没有多大影响。但那些被称为“进口飞地产业”的产业部门,由于处于最后的生产阶段,它们产生的后向联系效果大,影响范围广,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应该优先建立和发展处于最后生产阶段的产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