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1121页(1643字)

研究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教育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及其提高途径的科学。

教育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70~90年代有较大发展。1960年前后,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加雷·贝克尔(Gary S.Becker)分别从人力投资的角度阐述了教育的经济作用和教育的经济效益等问题,而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维泽(John E.Vaizey)则在1962年首次以《教育经济学》(Economics of Education)书名出版专着。从此,教育经济学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并日益受到重视。

教育经济学研究可分为宏观的、微观的、结构的、制度的研究这样四个方面,它们各自考察不同的课题。①宏观的教育经济学研究。着重分析教育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教育投资同财政收支的关系。

根据西方经济学家们的研究,教育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所起的作用已被充分肯定,教育投资的增加和由此产生的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被公认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同时,相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而言,教育投资的增长在理论上应该是超前的,这样才能适合现代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要求。

若干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的增长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当然,在这个领域内,仍有一些难题至今未能得到解决。

例如,怎样计算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怎样结合经济增长的需要来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以及怎样保证教育投资的超前增长等等。这些课题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广泛注意。

②微观的教育经济学研究。着重分析教育经费较合理的使用、受过教育的劳动者报酬的科学确定的依据、教育单位的规模经济、家庭教育支出的变动趋势等问题。所有这些微观方面的问题实际上都涉及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运用。例如,在分析教育经费较合理使用时,必须研究边际投入与边际产出之间的关系;在分析受过教育的劳动者的报酬确定问题时,既要研究边际生产力与教育投资之间的关系,又要研究受教育的机会成本和潜在收益等问题;在分析教育单位的规模经济时,同样有必要把边际投入与边际产出进行对比,并且需要考虑规模的变动所引起的成本与收益的变动,包括外部经济与不经济的内在化,以及内部经济与不经济的外部化。

即使在研究家庭教育支出的变动趋势时,结合家庭投资选择而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仍是十分必要的。由此可见,微观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新古典经济学在教育经济方面的运用和发展。

③结构的教育经济学研究。在这个研究领域内,主要有以下两类结构问题受到重视:一是教育单位的合理布局,也就是教育的区域结构问题。

与此有关的是,人才的区域布局以及对现存的布局如何调整,合理布局的形成条件等。

二是教育的内部结构,包括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与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即高中低等不同文化技术水平的劳动者的需求结构、各个不同专业的劳动者的需求结构有密切联系。这两类结构问题又都同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就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关。

④制度的教育经济学研究。着重分析教育经济方面的制度环境和制度条件。

例如,在研究教育的个人收益(指受过教育的劳动者的报酬)时,不可能不涉及制度问题,如收入分配合理性的标准和个人间收入分配的协调等。又如,在研究教育结构与就业结构问题时,不可能不考虑受过教育的劳动者地区流动的制度条件,劳动者对职业的评价,由于制度原因而形成的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等等。再如,教育单位的适度规模和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也都与一定的教育管理体制、财政体制有关。

70年代末期以来,教育经济学研究在中国有了较迅速的发展。

中国的教育经济学研究者在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教育经济问题的同时,对西方的教育经济学也进行了大量分析、评论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