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债的资产效应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公共经济学大辞典》第979页(8573字)

【内容介绍】:

1.引言

公债是政府赤字的反映,而且公债发行意味着民间部门拥有的公债余额增加。

因此,公债的影响通过政府支出的变化或税收的变化,即通过商品和劳务的供求关系变化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公债的这种经济效应称为财政效应(fiscal effect)。另一方面,公债的影响通过公债余额的规模与构成的变化,即通过货币和其他资产的供求关系变化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公债的这种经济效应称为公债的流动性效应(liquidity effect)。

在分析公债的经济影响时,区分这两种效应是很重要的。这两种效应不仅取决于资金的筹措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借入资金的用途。

公债融资方法与税收融资方法的区别在于,在公债融资情况下,对公债持有者要支付利息。为了筹集这种利息费用,又产生了新的融资问题;而且,公债利息支付对整个经济也产生影响。

因此,公债对经济的影响有时只是一次性的,而有时则是持续性的,故而公债的效应可区分为直接效应(direct effect)、即时效应(impact effect)、引致效应(induced ef fect)、长期效应(permanent effect)。只要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公债余额就会累积,上述各种效应就会存在。

斯格雷夫(Musgrave,1959)以预算政策对流动性构成的影响为基础,将其区分为财政政策和流动性政策(1iquidity policy)。后者被进一步区分为货币政策和公债政策。

如果按这种分类方法,政府支出政策在只通过增税来融资时就成为纯粹的财政政策。而不属于此类的情况都称为财政流动性混合政策。

凯恩斯体系下的公债分析,是从实现充分就业这一角度来考察各种财政措施对国民收入流量的扩张性影响和紧缩性影响的。因此,建立在凯恩斯的财政政策理论基础之上的公债效应论,是以收入创造效应或以公债的流量效应为核心的。

但是,如果研究公债的长期经济效应,不能仅限于分析公债流量的影响,还应当分析公债存量对经济的影响。换言之,从长期观点来看,公债发行的变化,不仅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同时还对民间部门持有的资产有很大影响。

因此,我们既要考察公债发行的流量效应(即时效应),也要考察公债发行的存量效应(余额效应),即公债的资产效应。

2.公债的资产效应的内在稳定功能

自凯恩斯革命以来,经济学界的注意力转向了公债的资产效应,明确提出这一问题的是A.P.勒纳。勒纳(Lerner,1943)在40年代建立了“功能财政”理论,并以此作为理论依据,推崇公债的资产效应作用。

也就是说,在凯恩斯理论框架下,对付经济萧条的政策是发行公债。

因为,公债的增加比税收增加能增加民间资产,这样,一方面,人们觉得富裕了不少,可能会增加消费支出;另一方面,人们的劳动意愿可能下降,而劳动意愿的下降从另外二个意义上说将会减少储蓄:一是劳动意愿下降本身使储蓄降低,二是劳动意愿下降的另一方面就是闲暇增加,从而消费增加(储蓄减少)(Lerner,1948,p.262-267)。后来,人们就把公债这种资产的增加使民间部门的公债持有者的消费支出增加称为勒纳效应(Lerner effect)。

然而,公债增加并不是无限量的,其自身存在着一种自动抑制机制,或者说存在着公债的自然限度。这是因为,公债增加如果使储蓄意愿降低,也可能使民间部门持有公债的意愿下降,因而公债发行有一种自然限度,这一限度就是公债存量的最大均衡水平(Lerner,1948,p.266)。如果公债存量超过这一均衡水平,为了防止由此产生的超额需求,功能财政要求有超平衡预算。而且,政府可以将预算盈余的一部分用于公债的偿还,从而使公债存量接近于均衡水平。

公债的资产效应是财政的自动调节作用(应当说是功能财政)原理的支柱。公债的资产效应通过对经济景气变化的影响从而具有强大的经济稳定作用(Katona,1961),即公债发行的皮古效应、卡尔多效应以及其他刺激效应,作为内在稳定器起着重要的作用。所谓皮古效应(Pigou effect),是指公债发行在经济不景气时具有扩大消费支出,而在经济景气时抑制消费支出的效果。所谓卡尔多效应(Kaldor effect),是指公债发行可能导致劳动意愿、投资意愿下降以及资本积累减少(Meade,1945)。

特别是皮古效应,在萧条时期其效应很大,而在繁荣时期其效应很小。

其原因是,人们持有资产为的是防备萧条,而所有人不会为工资高、就业机会多的繁荣时期发愁。

皮古效应的这一功能在萧条时期会使消费支出相对提高更高(Bailey,1962),所以,它作为内在稳定器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公债的利息支付也具有经济稳定作用。

在萧条时期,税收收入减少,尤其是在累进税制结构中,这种趋势更为突出。这时,公债的利息支付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对消费需求无疑会起到维持作用。相反,在繁荣时期,税收收入比国民收入增长得更快,而公债的利息支付是一定的,这样,起到了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当然,经济学界对公债的资产效应的强度有着不同的评价。

首先,功能财政原理仅限于以公债的资产效应作为支柱,为了充分发挥其功能,赤字是用公债发行融资的,而不是用新货币创造融资,这一点必须注意。但是,这种赤字财源的限定,在凯恩斯-汉森的财政政策程式化中,最强调用货币融资赤字支出(这意味着总需求的创造效应最大),而没有特别强调公债的资产效应。因此,尽管勒纳认为在不景气时期公债的资产效应将发挥作用,但在以货币融资的赤字支出作为重点的情况下,不能指望公债支出在不景气时期会有多大效果。

其次,公债存在对劳动、储蓄和投资的影响问题。一方面,公债的边际劳动效应或者说公债的累积造成劳动意愿下降观点是否成立,尚不能确定。有人提出,劳动意愿与公债的存在没有直接关系。大规模的公债持有会妨碍就业,使人懈怠的这种有关劳动效应的假定未必适当。另一方面,公债增加弱化投资意愿和储蓄意愿的倾向并不明确。

进一步而言,公债的累积对投资的影响,属于公债的存在对利率的影响问题。在凯恩斯模型中,利率可能因公债的存在而上升,在把投资函数视为一定的前提下,认为投资减少,储蓄增加。反之,则与上述结果相反。

再次,公债存在对消费的影响问题。

如上所述,随着公债的发行,民间资产持有增加,即使在实际国民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也能使消费支出增加。但是,公债的消费效应同等额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所带来的消费支出增加效应相比是极小的。

因此,这种资产持有增加所带来的消费支出增加,只不过是一种错觉。其理由是,从每个人作为单位来看,公债发行确实带来了资产的增加,但是,若从国民整体来看,意味着等额的债务增加。

如考虑到这一点,公债存在对消费的影响未必像勒纳所说的那么大(Bailey,1962,p.185-190)。

3.公债的资产效应与生产力效应

上述在对公债的资产效应分析中,缺乏与公债支出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没有考虑公债支出的生产力效应。可是,当公债支出用于诸如教育、道路等投资支出时,在长期,它会与民间投资一样能使生产能力增加(Kurihara,1959)。由于这种公债支出能提高潜在的充分就业产出量,因此,消除将来的通货紧缩缺口的政府支出必要量,取决于公债支出的消费效应大还是生产能力效应大。

关于公债的生产力效应,我们用下列模型来分析。

首先,我们假定税收只因公债的利息支付目的而课征;转移支付只是公债的利息支付;课税的分配效应与转移支付对消费倾向没有影响。在这些假定条件下,净税收(税收减去转移支付)等于零,因而政府赤字等于政府支出水平,即

D′=G (1)

式中,D′=dD/dt是公债的变化率,G是政府支出水平。

其次,我们还假定政府支出以外的其他支出全部是消费支出;消费支出是实际国民收入水平和公债规模的线性增函数;如果国民收入是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则在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条件下的消费水平是:

C=bY+aD (2)

式中,b代表实际国民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a代表公债的边际消费倾向。

这时,缺口是Y与C之间的差额。如果这个差额等于政府支出,我们就可得到:

G=(1-b)Y-aD (3)

而且,未来的潜在产出流量只按政府支出的一定比例(比如该比例为g)增加。

于是,政府支出对经济产生的生产能力效应为:

Y′=gG (4)

式中,Y′=dY/dt。求(3)式对时间的微分,并根据(1)式和(4)式,我们便得到下列一阶齐次微分方程式:

G′=[(1-b)g-a]G (5)

式中,G′=dG/dt。

(5)式的解

G(t)=G0e[(1-b)g-a]t (6)

存在。式中,

G0=(1-b)Y0-aD0

设x=(1-b)g-a,国民收入水平和公债水平的解分别如下:

Y(t)=Y0+gG0(ext-1)/x (7)

D(t)=D0+G0(ext-1)/x (8)

根据(6)式,当(1-b)g>a时,政府支出的生产力效应比公债的消费效应大,所以,政府支出必须增加。这时,根据(8)式可知,公债规模就会无限增加。反之,当(1-b)g<a时,政府支出的生产力效应比公债的消费效应小,所以,政府支出将逐渐减少,公债趋近于一定值。

当(1-b)g=a时,政府支出的生产力效应与公债的消费效应正好相抵,所以,缺口固定在一定程度上;其结果,政府支出保持在初始水平上,t时期内的公债规模等于D0+G0t。这样,为了消除通货紧缩缺口的公债融资方法,通过民间资产(公债)的增加,使消费函数上升,但将来时点的赤字也会有所增加,这与勒纳观点不一致。

也就是说,无论是公债持有增加使消费函数向上方移动,还是政府支出中的消费支出使消费函数向上方移动,通货紧缩缺口依然会存在,公债发行的要求一直持续下去,公债发行的自然限度不复存在。只是此时,通货紧缩缺口的程度要根据公债支出的国民收入创造效应比生产能力效应是大、是小还是相等而定。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功能财政理论在公债支出方面没有明确地区别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或者说只强调了公债支出的国民收入创造效应,忽视了其生产力效应。

公债的资产效应问题,后来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勒纳只是在物价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变动时,把民间持有资产(公债)效应中的经济稳定效应作为核心,而没有从长期观点分析公债的资产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英国经济学家J.E.米德(Meade,1958)就是从长期观点来分析公债的资产效应。

米德把资产占可支配收入的比率越低,储蓄就越高称之为皮古效应(Ackley,1951,p.154-161)。因此,依据皮古效应的作用,减少公债将刺激储蓄增加。通过皮古效应的储蓄增加,在以下两种意义上是重要的:第一,通过减少消费品需求,抑制通货膨胀,或者希望资产从消费中解放出来,这对经济增长有利;第二,即使在不希望消费支出变化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可支配收入,使消费需求恢复到必要的范围内,增加储蓄的刺激,具有能降低税率的间接效果。可见,米德与勒纳都强调公债对储蓄、消费、投资、劳动等的影响。

但是,与勒纳认为公债的资产效应具有稳定经济的作用观点不同,米德则从经济增长的立场出发,认为公债的资产效应对经济增长具有负作用。

4.公债错觉

最后,我们再讨论一下公债错觉概念。

其实,公债错觉与公债的资产效应这两个概念是一致的,有时甚至可以互换。

因为,公债错觉(debt illusion)也是指消费者在持有公债时,认为自己的资产(财富)增加了,可能会增加消费,因而公债的累积与消费支出的增加相关联。

可见,公债错觉的存在也就否定了李嘉图对等定理的成立。

许多经济学家如帕廷金(Patrinkin,1965)、贝利(Bailey,1971)、卡沃克塞尔瓦(Cavaco-Silva,1977)等,从国民收入决定中导出一种有关公债与税收问题的系统表述,对公债错觉进行了分类。依据传统的宏观经济理论,总消费函数在国民收入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总消费被认为取决于当时可支配收入和总财富。问题是人们所持有的公债是否被视为总财富的一部分。如果消费者将全部公债当做未来的纳税义务,这些债券就不能作为总财富的一部分;如果消费者没有意识到,或者因某些原因并不去关心这些债券所含未来纳税义务的真实含义,这些债券就可作为总财富的一部分。因此,公债错觉程度可用下式来表述:

kt=1-At/At (At>0) (9)

式中各符号的经济含义是:

kt——t期个人的初始公债错觉程度

At——公债发行所产生的将来税收负担的现值

At——个人认识到的将来税收负担的现值如果0<kt≤1,则公债错觉存在。

如果kt=1,公债错觉是完全错觉;如果kt=0,公债错觉不存在。因此,0<kt<1意味着公债错觉是部分错觉。

目前,许多公债理论都假定公债错觉存在,或者说,许多经济学家在讨论公债对经济的影响时,也是基于公债错觉存在这一前提条件展开的。但是,公债错觉在现实中是否存在?

其实,这个问题在托宾(Tobin,1980)指出的李嘉图等价定理失效的原因时已作了回答。

这里,我们再就有些经济学家在为公债错觉存在辩护时提出的两点理由作一介绍。

第一,个人和社会整体对公债发行产生的债务负担和纳税义务的认识往往不一致,而且由于将采的不确定性,每个人未必能有负担将来税负的预期。

例如,从宏观角度来说,由于税收制度的变更,可能会出现免除税收负担的情况;由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和通货膨胀,也可能发生减轻税收负担的情况。但是,出现与上述相反的情况并不是没有可能性。

可是在这两类情形中,哪种情形的发生概率更高呢?这一概率虽然难以确定,但从经验判断来看,前一种情形发生的概率会更高些。

第二,就实际负担而言,用征税方式为政府服务融资是纳税人的现在负担,而用公债发行方式融资即使将来税负增加也是纳税人的将来负担,对大多数人来说,人们宁愿选择将来负担。而且,人们只要认为将来消费不如现在消费,那么,就会更加拥护政府以公债方式融资。正如J.M.布坎南(Buchanan,1964)所指出:“理性的个人常常选择以发行公债方式为所有共用品和劳务融资。”。【参考文献】:

李嘉图等价定理(Ricardian Equivalence Theorem)

政府债务的经济影响:文献考察(Economic Effects of Government Debt:A Survey)

公债的总需求效应(Aggregate Demand Effects of Public Debt)

Ackley, G., 1951 The Wealth-Saving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April.

Bailey, M. J., 1962, National Income and the Price Level.

Bailey, M. J., 1971, National Income and the Price Level, 2nd cdn, McGraw-Hill.

Buchanan, J. M., 1964, Public Debt, Cost Theory, and the Fiscal Illusion, in J. M. Ferguson, ed., Public Debt and Future Generations.

Cavaco-Silva, A. A., 1977, Economic Effects of Public Debt, St. Martin's Press.

Katona, G. , 1961, On the So-Called Wealth Effect,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February.

Kurihara, K. K., 1959, The Keynesian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rner, A. P., 1943, Functional Finance and Federal Debt, Social Research, February, in A. Smithies and J. K. Butters, eds., Readings in Fiscal Policy, 1955.

Lerner, A. P.,1948, The Burden of the National Debt, in Income, Employment, and Public Policy.

Meade, J. E.,1945, Mr. Lerner on The Economic of Control,Economic Journal, April.

Meade, J.E.,1958,Is the National Debt a Burden? ,Oxford Economic Papers, Jun.

Musgrave,R.A.,1959,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 A Study in Public Economy.

Patinkin,D.,1965,Money,Interest and Prices,2nd edn.Harper & Row.

Tobin,J.,1980, Asset Accumulation and Economic Activi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