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514页(598字)

【生卒】:1890—1977

【介绍】:

德国小说家、剧作家。

早年在柏林大学和蒂宾根大学攻读日尔曼学、历史和哲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在部队服役,后在《柏林日报》做编辑,在斯图加特、科隆做导演和剧评家。

1923年起专事文学创作。纳粹上台,他的作品被禁,本人去维也纳、罗

战后编辑《新文学时代》。他的第一部引起轰动的小说《法勒尔之死》(1920)描写一个城市的灭亡。

4卷集的系列小说《青年》(《向天堂告别》,1925;《通向世界之门》,1926;《魔鬼》,1924;《半人半马》,1930),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前和战后一代青年人的追求和幻灭,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变化。1937年发表的长篇《多风暴的春天》是《青年》的续篇,通过一个爱情故事反映了一些国家同时代青年人的心态。

爱情和情欲是他作品的另一个重要主题,他的《安格莉卡·顿·斯瓦特》(1923)处理的是一个女人在临死时的悔恨,《该诅咒的》(1922)是一个兄妹乱伦的故事,属这类作品还有《约翰娜和艾斯特》(1933)、《通向伊莎伯拉之路》等。

为他在国际上赢得声誉的是以日俄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对马海峡》,描写俄国舰队被击溃于对马海峡的悲剧,作品被译成16种文字。此外他写有《妖魔之国》(1941),自传《燃烧的大地》(1963)、《自由只到午夜》(1965)和《灾难的年代》(1972),以及论文集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