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700页(614字)

【生卒】:1897—1970

【介绍】:

法国哲学家、作家。

出身于一个小学教师家庭。1916年应征入伍,1919年退伍后被保送到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和俄语。

后派往苏联工作一段时间。1927-1967年在加利玛出版社担任负责工作。

在出版社任职期间,他开始写作。重要论着有《论柏拉图哲学的逻辑》(1942)、《语言的特性与功用之探讨》(1942)、《选择之难》(1947)、《论辩证法》(1953)等。

在这些论着中,他认为语言不仅仅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材料,而且确定人所表达的存在,从而引导人去思考。逻辑具有双重意义:理性和言语。因此,语言具有心理和理智的因素,语言有时不能真正表达人的思想,甚至会背叛,更为甚者,语言会成为灾难的祸根。在一个滥用语言的世界里,语言的通病也标志着人和社会的通病。恪守诺言,不撒谎不做坏事,才能重建语言的真实。帕兰发表了两部小说《苏格拉底之死》(1950)和《约瑟夫》(1964),以及一部剧本《白上黑》(1962),阐发了他的哲学观点。

《约瑟夫》写一位人和一位女画家结婚,婚后天天口角,闹得不可安宁,差点离婚。但后来两人意识到他们的不睦的主要原因是语言的中伤而引起的,为此他们在话语中各自注意分寸,终于言归于好。在《白上黑》中,主人公可怕地发现他言不达意。这部剧本后搬上戏台,1967年获巴黎市文学大奖。

他的《话语的小玄学》(1969)获批评家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