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译林出版社《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第856页(681字)

【生卒】:1868—1932

【介绍】:

埃及人、剧作家。

出身贵族。开罗法律学校毕业后,1887年被派往法国学习法律,兼攻文学。1892年回国后曾在王宫任职20年,创作大量歌颂王室和奥斯曼帝国的赞诗,成为“宫廷诗人”。受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的激励,于1894年发表长诗《尼罗河流域的大事件》,以浪漫主义手法描绘埃及历史,表达对先人光辉业绩的崇敬和对祖国屡遭磨难的悲戚。

1914年因赋诗表达了对英国“保护”埃及的不满而遭流放。在流亡西班牙期间,他的诗歌大多以回顾历史、瞻仰古迹抒发对祖国的思念。

回国后积极支持民族解放运动,赋诗表达埃及人民争取独立的迫切愿望。诗篇《狮身人面兽》(1921)、《在金字塔下》(1923)、《图坦阿蒙古迹》(1923)等表现了爱国主义的炽热情感激励人们去斗争。晚年借鉴法国古典派和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了诗剧《克娄巴特拉之死》(1929)、《莱伊拉的痴情人》、《冈比兹》、《大阿里贝克》、《安塔拉》(1931)、《安德鲁斯公主》等6部诗剧,另有《胡达女士》、《吝啬女人》等两部讽刺喜剧,开创了阿拉伯诗剧的先河。

还着有《辛黛的女儿》等3部小说、散文集《黄金市场》(1932)等。诗作以想象丰富、音韵优美、语言凝炼着称。在继承阿拉伯古典诗歌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成为阿拉伯新古典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在19至20世纪的阿拉伯文艺复兴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深受阿拉伯各国人民的喜爱,有“阿拉伯诗王”之誉。诗歌作品收入《邵基诗集》(4卷,1926-1943)和《邵基诗歌补遗》(3卷,1979)中。

上一篇:沙卢尼 下一篇:沙伊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