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哲学辞典

斯宾诺莎,巴鲁赫(别涅狄克特)

书籍:哲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497页(1329字)

【生卒】:1632-1677

【介绍】:

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

因有宗教上的自由思想而被阿姆斯特丹犹太教会革出教门。斯宾诺莎是哲学中的几何方法的创立者。斯宾诺莎的学说是在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封建君主制度的桎梏而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历史环境下形成的。

斯宾诺莎同17世纪的先进思想家Ф.培根和笛卡儿一起,认为知识的目的在于取得对自然界的控制和使人完善起来。

斯宾诺莎关于自由的学说充实了前人的学说,他指出了在必然的范围内怎样才能有人的自由。斯宾诺莎关于自然的学说成了解决这一任务的支柱。

与笛卡儿的二元论相反,斯宾诺莎认为,存在的只有自然界,自然界就是自然界本身的原因(causa sui),自然界的存在无需依赖于其他任何东西。自然界是“具有创造力的自然”,是实体,或者就是他所称的神。斯宾诺莎把单个的、有限的(包括肉体的和思维的)事物(样态)之世界同实体(即不受制约的存在)区别开来。实体是单一的,而样态则是无限的集合。无限的智慧能够理解无限实体的一切形式或者一切方面。但是我们有限的人类知性仅是在“广延”和“思维”这两方面把实体的本质理解为无限的。

这是实体的各种属性。斯宾诺莎关于实体之属性的学说,总的来说是唯物主义的,但又是形而上学的,因为他没有把运动看成是实体的属性。根据这些原理,斯宾诺莎建立了关于人的学说。他认为,人是广延样态(肉体)同思维样态(灵魂)相适应的生物。不管按哪种样态来说,人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关于灵魂样态的学说中,斯宾诺莎把心理活动的一切复杂性都归结为理性和情欲(或叫激情,即快乐、悲伤和热望)。

他把意志和理性两者等同起来。按照斯宾诺莎的观点,渴望自我保存,追求自身利益,是人的行为的动因。斯宾诺莎摈弃了唯心主义关于意志自由的学说,承认意志永远依赖于动因,但同时又认为,以对必然性的认识为依据的行为自由是可能的。然而,按照斯宾诺莎的学说,能够自由的不是群众,而只是智者。这样的自由观是抽象的,而且是反历史的。在关于认识的学说方面,斯宾诺莎继承了唯理论的路线。

他把建立在智慧之上的理性知识看得高于低级形式的知识即感性知识,从而贬低了经验的作用。他认为对真理的直接考察,或称智慧的直觉,是理性知识的最高形式。同时,他追随笛卡儿把明确性和清晰性宣布为判断真理的标准。

斯宾诺莎对发展无神论和自由思想起过巨大的作用。

他认为,宗教的目的不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而只是在精神生活方式上训导人们。因此,无论宗教或国家都不应该侵犯思想自由。

在社会学说方面,斯宾诺莎是霍布斯的继承者。与霍布斯不同的是,他认为政权的最高形式不是君主制度,而是民主管理,主张用自由的要求来限制国家的无限统治权。

斯宾诺莎对17—18世纪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有过巨大影响,他在宗教上的自由思想对以后的无神论的发展也起了巨大的影响。恩格斯对斯宾诺莎的哲学观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当时哲学的最高荣誉就是:……它——从斯宾诺莎一直到伟大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坚持从世界本身说明世界,而把细节方面的证明留给未来的自然科学。”(《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49页)斯宾诺莎的主要着作有:《神学政治学论》(1670年)和《伦理学》(1677年)。

上一篇:斯宾塞,赫伯特 下一篇:哲学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