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人民出版社《新编文史地辞典》第100页(798字)
【生卒】:712—770
【介绍】:
唐代诗人。字子美。原籍襄阳,先代迁居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为武后时着名诗人。杜甫自称“诗是吾家事”,他7岁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的重视。20岁后两次漫游,到过吴越和齐赵,增加了见闻,开扩了眼界。其后应科举试不第,困居长安10年,出入贵豪之门,体察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尖锐矛盾。安史之乱时,杜甫被安禄山叛军掠至长安,后来逃出长安至凤翔见肃宗,授予左拾遗之职,不久触怒肃宗,改任华州司功参军。杜甫目睹新贵旧臣权利之争日益激烈,遂辞官西归,迁家成都。在蜀八年,一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工部之称即由来于此。公元768年买舟携家离蜀,此后三年他飘泊在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公元770年冬病死于长沙岳阳之间湘江上的舟中。杜甫一生创作了大量诗作,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20年社会的面貌和他个人的生活足迹。他的诗大量的是时事政治诗,涉及的是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既有对朝政强烈的抨击,也有对统治者荒淫残暴的严厉谴责,还有对人民疾苦的深刻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忧虑;他的其他一些诗,如歌咏自然的诗,怀念亲人和朋友的诗,大都情景交融、情感缠绵,一往情深,而且往往与干戈扰攘、国困民疲的现实联系起来。杜甫的诗情、景、时事相结合,个人的遭遇与人民和国家的苦难息息相关,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展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杜甫则被称为“诗圣”。杜诗思想博大深厚,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多变,是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高峰,与李白诗相并美。杜诗在诗歌发展上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春望》、《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羌村》、《北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等都是传诵名作。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