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
书籍:新编文史地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人民出版社《新编文史地辞典》第713页(583字)
全称“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东、西、南三面与中国接壤,北面与苏联毗连,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家。地处蒙古高原北部,平均海拔1500米,西北部山地一般海拔4000米以上。东部和东南部为高原区。南部是戈壁沙漠,约占全国面积1/3。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短促、炎热;冬季漫长、严寒。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干燥少雨,年平均降水量仅200-250毫米,西部山区可达400毫米,南部戈壁地区仅数十毫米。色楞格河水系向北流入苏联贝加尔湖,克鲁伦河、鄂嫩河向东注入黑龙江。矿藏有煤、钨、铜、钼、萤石等。森林资源丰富,多分布在杭爱山和肯特山区。原称“外蒙古”,历史上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921年7月11日宣布独立,成立君主立宪政府。1924年11月26日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以畜牧业为主,畜产品占农牧总产值的80%,占出口总值的90%。以放牧绵羊为主,次为山羊、牛、马、骆驼等。现有耕地50多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0.3%。以种小麦为主,也种燕麦、甜莱和饲料作物。主要分布在色楞格河、鄂尔浑河、鄂嫩河等河漫滩地区。工业以畜牧产品加工为主,集中在乌兰巴托、达文汗、苏赫巴托和乔巴山等城市。还有木材加工和采煤、萤石、钨矿等。对外贸易的特点是进口多,出口少;外贸的99%在“经互会”成员国间进行,其中苏联占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