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书籍:新编文史地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人民出版社《新编文史地辞典》第84页(426字)
荀子名况,又称荀卿。赵国人,曾游学齐国,担任祭酒之职。后至楚,被春申君任为兰陵令。春申君死,遂去职着书。《荀子》一书,共32篇,大部分是荀子自着,部分是他弟子所记录。荀子是先秦儒家学派最后一位大师。
他批判地继承、发展了春秋以来的儒学,认为“天行有常”是自然规律,不能迷信天道鬼神。他在《荀子》中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否认“生而知之”,强调“学而知之”。
同孟子“性善论”相反,他认为人性本是“恶”的,因此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他的学说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反映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对法家思想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其文章的特点是:思想深刻,观点鲜明,结构谨严,词汇丰富,善于运用类比和引证的方法论述问题。如《劝学》篇,论述为学的意义、目的和方法等,辞采缤纷,比喻层出不穷,确切而感人,具有强烈的说服力。
荀子还开创赋篇问答体,与屈原同被举为辞赋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