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宋庆龄辞典

第二次鸦片战争

书籍:宋庆龄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宋庆龄辞典》第531页(1103字)

英、法在俄、美支持下于1856-1860年进行的侵华战争。

因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亦称英法联军之役。1856年10月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进攻广州,挑起新的侵华战争。

继而英国利用中法“神甫事件”,与本来就有侵华意图的法国组成英法联军,于1857年12月再犯广州,俘虏清朝两广总督叶名琛等地方要员,并扶植广东巡抚柏贵等成立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地方性的傀儡政权,使广州地区落入英法联军的统治之下。1858年4月英、法、美、俄4国兵舰开入天津白河口,直逼天津城下,对清王朝构成严重的军事威胁。

在俄、美公使的“调停”下,清政府屈服,被迫与英、法、美、俄分别签订《天津条约》。与此同时,沙俄派遣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也夫率舰乘机兵临黑江瑷珲城,胁迫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订立《瑷珲条约》,割取大兴安岭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1859年 6月因赴北京换约的路线之争,英法联军对清军大沽海防发动突然袭击,但大败南逃。1860年英法联军以强大的兵力赴京、津进行报复。8月1日英法联军在防务空虚的北塘登陆后,迂回包抄天津、大沽等地守军。

清军败北,撤至北京、通州一带,天津陷落。9月清政府与英法联军谈判破裂,咸丰皇帝和大批王公重臣北逃热河,留恭亲王奕訢等处理有关对外交涉事务。10月6日英法联军开始进入圆明园,在肆行抢劫破坏后放火焚毁。

13日北京城为英法联军占领。在俄国公使伊格纳切夫的斡旋下,奕訢于24日和25日分别同英、法订立《北京条约》,同时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俄国也以威胁手段迫使奕訢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再次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并对中国西部边境线走向作了有利于沙俄的原则规定。通过《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国不但被割去东北地区的大片领土和南方的九龙司地方一区,而且丧失了大批权益,如允许外国公使驻京,使清政府处于被侵略者控制的地位;增开口岸,海关由洋人把持,实行子口半税制,允许外国人在内地传教和游历,进行鸦片贸易和承认华工出洋合法化等等。

中国的领土主权受到了比第一次鸦片战争更为严重的损害。宋庆龄深刻地揭露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性质及其对中国的危害,指出:“从1856年到1860年,英法联合起来对中国进行了侵略战争,美国与沙皇俄国从侧面援助了他们,当时清朝正在全力镇压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运动,英法联军占领了广州、天津、北京等城市,掠夺、烧毁了圆明园,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这些条约主要的条款包括开放天津、南京、汉口及其他一些城市为通商口岸。从此外国侵略势力伸展到中国沿海各省并渗入了内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