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宋庆龄辞典

梁启超

书籍:宋庆龄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宋庆龄辞典》第545页(1269字)

【生卒】:1873-1929

【介绍】: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子、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幼年时在家读书。1887年入广州学海堂。1889年中举人。1890年入京会试,未中。归途于上海阅读西方书籍,开始接受西学。1890-1894年师从康有为,倾慕其维新思想。

协助康撰《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1895年赴京会试,参与发动“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编辑《中外纪闻》。

1896年应邀到上海担任《时务报》主笔,并编辑《西政丛书》,宣传变法维新,成为维新运动中最有影响的宣传家,是康的最得力助手,与康并称“康梁”。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宣传资产阶级民权学说,培养维新人才。1898年到北京协助康组织保国会,促成“百日维新”。7月3日受光绪皇帝召见,赏六品卿衔,办理译书局事务。

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11月11日在横滨创办《清议报》,抨击慈禧太后,宣传改良,主张保皇。

1899年与孙中山来往较密,商谈两党合作问题,因康反对而罢。支持国内起事“勤王”,同时以“名为保皇,实为革命”的口号,拉拢部分兴中会员加入保皇会。

1902年又主编《新民丛报》,撰文介绍、鼓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文化道德思想,抨击旧学和传统观念,宣传新国必先新民,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1903年应美洲保皇会之邀,游历美洲。“归来后,言论大变,从前所深信的‘破坏主义’和‘革命排满’的主张,至是完全放弃”。从1905年起与《民报》论战,坚持改良立场,反对进行革命,受到以孙为首的民主革命派的严厉批判。

1907年1月发起成立帝国宪政会。10月又组织政闻社,企图推动清王朝实行君主立宪。

武昌起义后与康主张“虚君共和”。清朝被推翻后拥护袁世凯。

1913年2月加入共和党,成为该党首领。5月又组成进步党,与国民党相对抗。反对“二次革命”。

9月任北京政府司法部总长。

1914年2月改任币制局总裁。次年袁称帝后策动蔡锷护国讨袁,任肇庆军务院抚军兼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袁死后倡议解散军务院,由段祺瑞组阁,实现南北“统一”。后又组织宪法研究会(又称研究系),依附段。

1917年任北京政府财政部总长。

11月随段下台而去职。1918年底游历欧洲。五四运动前批判封建文化,讴歌民主科学,倡导“新文学”、“史学革命”、“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有其积极影响。

1920年归国后参加关于社会主义、东西文化和人生观等几次大的论战,成了落后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晚年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1929年1月19日在北京病逝。宋庆龄在《孙中山——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家》一文中指出,同孙中山相比,梁启超和康有为、严复等“虽然充分了解君主政体的种种弊端,但是不信任人民,不敢进行革命和建立共和政体。他们主张的是君主立宪”。又指出,孙中山“坚信中国人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超过日本,甚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像梁启超这样的改良主义者却硬说中国人民只能模仿和追随西方,没有能力超过西方。在西方国家面前,梁启超和所有改良主义者简直是懦夫。

”着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上一篇:梁红玉 下一篇:宋庆龄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