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中华书局《汉语成语大词典》第1142页(230字)
明:指眼力。
预见事物发展的眼力,即预见性。《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mì)磾(dī)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shì)犊之爱。”(日碑:金日碑,匈奴族,汉武帝时大夫。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三·宋史各传回护处》:“作传者各为着其先见之明也。”(着:使显着。)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