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外国文学大词典

古典主义

书籍:外国文学大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27 19:46:48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教育出版社《外国文学大词典》第66页(2031字)

17世纪至19世纪初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思潮。

术语源于拉丁语(clasicus),意为“典范”。这个思潮奉古希腊罗文学为典范,故而得名。古典主义者崇尚理性,宣布受理性“永恒不变的”法则制约的“优雅趣味”为艺术的最高标准。他们把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以及亚里斯多德和贺拉斯的学看成是体现理性和“优雅趣味”的典范和理想。

古典主义的美学是标准化的:否定自由的幻想,要求创作绝对遵守所谓“客观的”审美法则和规范。它视宇宙的和谐为美的源泉,因此要求艺术家把这种和谐带进对现实的描写之中,即把自然变成美的自然。

这就是古典主义对亚里斯多德“摹仿自然”说的解释,也就是要求根据理性来选择描写的对象。

古典主义存在近200年,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最早在15世纪就有一批意大利学者企图以亚里斯多德和贺拉斯的诗学为基础提出悲剧创作中的“三一律”问题。到了16世纪后半期,法国的沙、英国的琼生等,在创作实践中有意识地学习古希腊罗马文学的艺术方法,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题材和选用体裁。到古代文学中去寻找创作典范和理论根据的倾向,在17世纪的法国得到了现实的土壤,即发达的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作为民族统一的象征,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暂时妥协平衡的产物,要求个人服从社会,情欲服从理性,感情服从义务,为古典主义提供了政治基础。

高乃依的悲剧《熙德》(1636)首次反映了个人与以绝对王权形式出现的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古典主义诗歌和美学的开创者是马莱伯,他为语言的规范化和作诗法奠定了基础。与古典主义美学并行发展的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哲学,它为古典主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古典主义在17世纪60~70年代达到全盛。

布瓦洛是古典主义美学的立法者,他在《诗艺》(1674)中对文艺创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谐与匀称、逻辑严谨和结构精炼、情节简单和语言清晰。这些原则在戏剧中的个别体现就是所谓“三一律”:时间、地点和动作(或情节)的统一。在体裁和文体方面,要求遵守严格的界限:“高尚体”的史诗、悲剧、颂诗,用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君主、统帅和神话英雄的活动;“卑贱体”的讽刺诗、寓言、喜剧,则描写“普通人”、中间阶层的日常生活。语言风格要与体裁相适应,不得混同。

拉辛、拉封丹、拉罗什富科,特别是莫里哀的创作把古典主义推到了发展的最高峰。

随着资产阶级日益发展和封建贵族逐渐没落,古典主义崇尚古代艺术典范的种种清规戒律成了文学发展的桎梏。

资产阶级不满足于文学只表现帝王将相的生活,要求描写现实和表现当代的资产阶级。于是在17世纪80~90年代发生了所谓“古今之争”。

革新派反对崇古薄今,向古典主义教条发起了进攻。这次论争虽然没有结果,但古典主义受到严重打击,在17世纪末开始衰落。18世纪20年代,古典主义又掀起一个新的高潮,这就是所谓启蒙主义的古典主义,突出地表现在伏尔泰及其追随者(勒米叶、玛利一约瑟、谢尼耶)的悲剧和安德烈·谢尼耶的诗歌中。他们利用传统的古典主义体裁和艺术手法来表现先进的哲学和社会思想,赋予古典主义以革命的内容。

其他欧洲国家的古典主义形成于18世纪初:开始时受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影响,是一种宫廷风格,后来成为启蒙思想的艺术体现(英国的艾狄生、蒲伯,意大利的阿尔菲耶里)。德国的古典主义由高特舍特所培植,带有模仿的性质。

18世纪后半叶,启蒙作家莱辛站在民主主义立场上批判了古典主义的贵族性质,在《汉堡剧评》中保留了古典主义美学的唯理主义原则,建立了白己的戏剧理论。“狂飙突进”派作家(赫尔德尔和青年歌德)向古典主义美学准则发起了猛烈进攻,不过他们也崇尚古希腊艺术,根据温克尔曼的思想重新审查了它的美学价值。

80~90年代,歌德和席勒企图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要解决的实际社会问题纳入抽象的美学、伦理和哲学领域,建立了所谓魏玛古典主义。和谐明晰、“高尚的朴素”、精神的宏伟等古典主义理想,在这两位诗人的美学着作、哲理抒情诗和戏剧中得到了新的体现,摆脱了传统的古典主义狭隘规范。俄国的古典主义产生在18世纪中期,在康捷米尔的讽刺诗、罗蒙诺索夫的艺术创作和理论着述中得到了体现。80~90年代,开始分化成贵族古典主义(苏玛罗科夫、捷尔若文)和启蒙主义古典主义(冯维津)。

而19世纪初期十二月党人的政治抒情诗则具有革命古典主义的性质。

早在18世纪后半叶,欧洲所有国家的古典主义都开始发生危机。

在启蒙运动文学范围内发展起来的感伤主义、前浪漫主义、英国的“社会小说”等新思潮,与古典主义既有相通的一面,又有排斥的一面。

法国古典主义的传统根深蒂固。

只是在1830年前后由于以雨果为首的浪漫派的胜利,古典主义的末裔才最后退出历史舞台。

上一篇:奥义书 下一篇:外国文学大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