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东西方艺术辞典

儒林外史

书籍:东西方艺术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08 19:26:19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1262页(1310字)

中国清代着名长篇小说。

吴敬梓作。现存该书最早刻本(卧闲草堂本)56回,据金和等人记载及鲁迅等人考证推断,原书应为55回,最后1回系他人伪作。

约成书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前后。吴敬梓先辈在明清之际曾有几十年“家门鼎盛”的时期,后家道衰微。他初为纨绔子弟,性喜挥霍豪华,也曾热衷科举功名。后经家世败落,于坎坷中体验观察了世态炎凉,认识到八股取士科举制度的弊端,遂绝意仕进,形成叛逆思想性格,并在自所闻见的基础上作《儒林外史》,以抒其胸中郁愤,寓托自己人生的感受和理想。作品描绘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激烈抨击了腐朽的封建制度下的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程朱理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以强烈的愿望探求新的人生,表现了对于未来新生活的朦胧的向往;也透露了作者理想无法实现的悲愤痛苦的心情。作品于康乾盛世之时,暴露了社会道德的腐朽,政治黑暗窳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正趋向败落的历史趋势。

盛世写衰,显示了本书的创作特点和高度成就。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周进、范进等朽儒形象;二先生、鲁小姐等八股迷典型;塑造了王惠、严贡生等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人物;塑造了杨执中、权勿用、匡超人、浦等各类假名士,构成了一个中国封建时代的儒林群丑图。

又刻画了深受封建礼教毒害的玉玉辉等人物,塑造了杜少卿、沈琼枝等正面人物。全书刻画人物之多,刻画之深细,在中国古代小说中不为多见。

吴敬梓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优秀的讽刺文学传统,结合自己的体验观察,把讽刺与深刻的思想内容、严肃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相结合,以公正的态度、恰如其分的程度,对不同对象进行不同方式的讽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讽刺艺术。作品综合运用对比、白描、细节描写等讽刺手法,造成了“感而能谐,婉而多讽”的艺术效果,达到了中国古代讽刺艺术的高峰。全书结构独特,别具匠心,“虽云长篇,颇同短制”,没有贯串全书的情节和人物,而“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闲斋老人序),作为思想线索和结构中心。首借书中人物王冕之口“敷陈大义”,“隐括全文”。

主体53回,“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鲁迅语)。末尾第55回写琴棋书画四大奇人,表现社会理想,与开头照应。

全书看似散漫,实则精严。结构完整匀称,精细灵活,适应性极强。

该书继承和发展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中国古典名着的结构方法,全书结构富有创造性,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结构形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对晚清《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谴责小说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林外史》人物或有现实中人物为模特儿,作者加以概括,遂成典型,往往三言两语,即勾画出人物形象,揭示其内心隐秘,使其现身纸上,声态并作,显示了巨匠的手法。《儒林外史》摆脱中国传统小说才子佳人的香艳俗套,全书未写一个爱情故事,而以如实描写社会生活和刻画人物取得巨大生命力。它与《红楼梦》标志中国长篇小说从内容到形式的成熟,并获得了高度成就。

嘉庆八年(1803)卧闲草堂刻本,为现存最早刻本。另有同治十三年(1874)齐省堂本及同年《申报》馆活字本等。

今通行有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校订本。

上一篇:茹科夫斯基 下一篇:阮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