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吉林教育出版社《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第628页(175字)
【释义】:
吴地的水牛。
唐·刘商《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诗:“身吴牛不畏虎,手提蓑笠欺风雨。”宋·陆游《秋怀》诗:“典琴沽市酿,卖剑买吴牛。”清·陈维崧《减字木兰花·酷暑马上口占》词:“阳乌酣战,身似吴牛偏易喘。”阳乌,太阳。吴牛喘月,谓吴地之牛畏热,见月疑日而气喘。喻因疑似而畏惧,形容酷热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