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教育出版社《朝鲜文学艺术大辞典》第714页(260字)
分布在庆尚南道一带的民俗假面具。
被指定为南朝鲜重要文化遗产第六号舞型。它因戴五种假面具跳舞或用五个场地而得名。它的前身是山台都监系列剧,源于朝鲜王朝中期陕川草溪的地方剧。
主要是讽刺贵族骄奢淫逸的生活,其中贵族的侍从桩子的诙谐戏谑话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于每年正月十五日前后开展的这种假面剧,如对口相声、舞蹈以及所用的假面具、服饰、伴奏音乐等均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俗特色。《花镜舞》是五广大特有的舞蹈,戴麻疯假面具的《瘫痪舞》和《狮子舞》是假面剧中最受欢迎最值得一看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