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

书籍:人民代表大会工作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5 07:24:34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人民代表大会工作辞典》第143页(697字)

社会劳动的分化和相对独立化。

分工分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两种。自然分工:按劳动者的性别和年龄进行的分工。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成年男子外出渔猎、作战,制造劳动工具,妇女从事农业、采集果实、管理家务,小孩帮助妇女劳动,老年人指导制作劳动工具。

这种根据身体特长和生理特点进行最简单的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近代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中,这种分工依然存在,即使在大机器生产时代,自然分工也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

这种分工局限性很大,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这种分工就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不得不被社会分工所取代。社会分工是由于生产发展而引起的社会劳动的分化。

包括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即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各部门内部的分工,如工业分为采矿、冶金、纺织等。人类历史上有三次大的分工:(1)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

这次分工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2)原始社会末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促进了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

(3)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商人阶级的出现。此后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也出现了城乡对立。大机器生产以前社会分工十分缓慢。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社会生产日益分化,出现了工农对立,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分工也日益形成。

在社会主义社会,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已不存在,三大差别也在逐渐缩小。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旧式分工将会消失,劳动者最终得到全面发展。

分工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生产继续发展的条件,对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起了重要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