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

书籍:人民代表大会工作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09 21:47:32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人民代表大会工作辞典》第162页(659字)

国家对所控制下的人口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

历史上许多国家都实施过这种制度,而尤以中国的户籍制度最为严密、典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调查并制定和执行一整套严密的户籍制度的国家,最早可以追溯至商代。

历代封建统治者不断使之严密,并用法律的强制力量确保户籍工作的健全和准确。封建社会户籍登记的内容一般包括:每一户的人口数、年龄、生死、人的等级、地位、职业、住址、财产(包括土地)以及应负担的赋役等级和数量等。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占多数,所以,中国封建社会的户籍制度具有如下特点:它是封建国家控制劳动力人口、征调劳役赋税的基础和保证;是维护封建等级的制度;一般军民异籍,以确保兵员的征集;户籍制度的盛衰,反映了封建国家对人口控制能力的强弱,标志着封建王朝的盛衰。所以,户籍制度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18世纪后,户籍制度一般不再与赋役发生关系。国民党统治时期,户籍属于保甲制度的一部分,是作为抽征壮丁、管制人口和镇压人民的手段。解放后,国家建立并完善了新的户籍制度。

户籍登记内容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更正等。

由公安派出所和乡镇人民委员会负责之,每年一次。现行户籍制度准确、及时地掌握全国人口的分布、增减和变动情况,从而能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统筹安排劳动就业和劳动力调配,节制生育等政策措施提供人口资料;同时它还能证明公民的身份,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国家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安全的有力工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