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红楼梦鉴赏辞典

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

书籍:红楼梦鉴赏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1 03:43:03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上海古籍出版社《红楼梦鉴赏辞典》第281页(3443字)

【条目出处】:见第七十六回

【释文】:

联句是两人以上同作一并联吟成篇的作诗方式,参见“芦雪庵即景联句”条。

联句都采用排律形式,排律两句为一联,也称一韵,“三十五韵”即三十五联,一共七十句。联句诗一般均结构混乱、艺术粗糙,但此诗情况略有不同。它的前半部分由黛玉和湘云联吟,二人皆富有诗才;后半部分为妙玉一人所续,而妙玉又是被黛湘赞为“诗仙”的高手;因而此诗在艺术上相当圆熟工饬,结构层次也较为清晰,避免了一般联句诗的弊病。此诗系在贾府颓象丛生、“悲凉之雾,遍于华林”(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之时所吟,因此它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颓败凄楚”的色调,与往日芦雪庵联句欢乐轻快的节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与她们三人的身世遭遇密切相关,作者也有意以此诗预示她们未来的命运。湘云的“庭烟敛夕棔”、“盈虚论莫定”、“寒塘渡鹤影”等句可能象征着她今后流落天涯、变幻不定的遭际;黛玉的“阶露团朝菌”、“壶漏声将涸”、“冷月葬花魂”诸句也预示了她不久即将泪尽而逝。

妙玉续诗所写的险怪奇境,更可能是她未来遭遇险恶的象征。因而此诗在全书结构中的地位远比芦雪庵联句为重要。

此诗可以分为三个段落。

前十一联为第一段,写中秋夜世人的游赏,调子比较欢快;从“构思时倚槛”以下十一联则为第二段,所写情景与黛湘的身世命运遥遥相应,境界清奇凄冷,实系黛湘二人的自我写照;妙玉所续为第三段,反映了她生活的空虚,内心的寂寞,并以她梦中所见奇险凶恶的景观象征了她的未来。

第一段首联“三五中秋夕,清游拟上元”以中秋比元宵佳节,“撒天箕斗灿,匝地管弦繁。几处狂飞盏,谁家不启轩”二联即转入中秋夜即景本题,概写星斗满天、弦歌遍地,户户频频举杯,家家开窗赏月的节日乐况。

“箕斗”皆星宿名,此处泛指星星。“管弦”原指乐器,此处指代乐声。以下八联进一步详细描绘中秋夜的景色和节日的欢乐场景。

“轻寒风剪剪,良夜景暄暄”一联以秋风之轻寒反衬节日良宵人们心情之温暖愉快,“暄暄”原指温暖,此处借指人们的心理感觉。

“争饼嘲黄发,分瓜笑绿媛”一联写中秋风俗:老年人争食月饼,年轻女郎分切西瓜祭月,彼此戏笑嘲弄,其乐融融。联内“黄发”一词代指老年人,“绿媛”指长着乌黑鬓发的年轻女子。

中秋节各地皆有食月饼之民俗,北京地区有祭月之举:“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凡中秋供月,西瓜必参差切之如莲花瓣状”(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故“分瓜”应特指北京地区的祭月风俗。“香新荣玉桂,色健茂金萱”一联描绘中秋月夜景色:桂花盛放,新香远飘;萱草茂盛,在月光下更显精神。

萱草花金黄色,故称“金萱”,旧时称母亲为“萱亲”、“萱堂”,故此句也有祝母长寿之意。但黛湘二人都幼而丧母,故湘云说“不犯着替他们颂圣去”。“蜡烛辉琼宴,觥筹乱绮园。分曹尊一令,射覆听三宣。

骰彩红成点,传花鼓滥喧”。六句详写节日饮宴之欢。“琼宴”是宴席的美称,“觥(gōng工)筹”指行酒令的竹签,觥是古酒器名。“绮园”意为华美的园林,此处即指大观园。

“分曹尊一令”谓席上主客服从令官一人的命令,分成对手,行划拳、射覆、猜谜等酒令。“射覆听三宣”指行射覆酒令,三次不中者罚,参见风俗游艺部分“射覆”条。

“骰彩红成点”指掷骰行令,“传花鼓滥喧”谓击鼓传花,鼓声乱响。“晴光摇院宇,素彩接乾坤”一联又转写月色,谓天地之间,院宇以内,月色流荡,融融一片。

“赏罚无宾主,吟诗序仲昆”一联回叙宴赏场面,谓不因主客身份而区别赏罚,吟诗以兄弟排行为序次,即指宝玉与贾环等即席咏月情事。这一段对节日宴饮场景的描写,有虚有实:实者如“传花、吟诗”诸事,乃即景特写;虚者如“射覆”、“骰彩”之句,乃想象泛写。中间又夹入“晴光”一联特写中秋月色,犹如电影中的空镜头,使诗歌内容虚实相生,节奏有张有弛,且照应诗题,立意不俗。

以下即转入第二段。

“构思时倚槛,拟句或依门”一联白描黛湘二人联句神态:有时倚着栏干构思,有时又依门推敲诗句。“酒尽情犹在,更残乐已谖,渐闻语笑寂,空剩雪霜痕”二联概写更残乐止,酒宴已散,语笑渐寂,唯余月色。“阶露团朝菌,庭烟敛夕棔”一联详写夜色中之景物,意谓:夜深露湿台阶之时,朝菌已经开始成团茁生;庭院里夜雾笼罩,合欢树叶已经聚拢。

“朝菌”是一种朝生暮死的菌类,生命短促;“棔”(hūn昏)是合欢树,又叫缨花,春夏间开扇形须状花有如马缨,其羽状小叶晨起则开、至夜即合。“秋湍泻石髓,风叶聚云根”一联承上继续写景。“湍”(tuān)原意为急流;“石髓”乃石钟乳,此处指石之缝隙;“云根”为山石的代称,因为古人认为白云生于山石。

此联意为:秋之急流从山石缝中倾泻而下;水珠四溅;风中草木聚生于山石之旁,摇摆不停。此两句未写月光而月光宛然如在,意境清冷,确为佳句,故湘黛彼此称扬。

“宝婺”三联借神话传说写中秋夜星月辉映之景象。“宝婺情孤洁,银蟾气吐吞”从眼前之景联想有关神话,总写星月辉耀:“宝婺”(wù务)指婺女星,又名女须、女宿,乃主管布帛、裁制及嫁娶的女神所化,见《尔雅》注。

此处泛指星星。“银蟾”指月亮,相传嫦娥奔月后化为蟾蜍,见《初学记》引《淮南子·览冥训》,又见《绎史》。

在诗人的想象中,星星闪烁,有如女神孤洁之情;云彩掠过月面,宛如蟾蜍在吞吐云气。“药经灵捣,人向广寒奔”一联用月中白兔捣药及嫦娥奔月的故事,特写月色之明亮。“犯斗邀女,乘槎待帝孙”一联借海上客泛槎至银河见牵牛星之典(见张华《博物志》),特写星光之灿烂。

“牛女”指牵牛织女星;“帝孙”指织女,据神话传说,她是天帝的孙女。

全联意谓:乘槎(木筏)泛海,直至银河,进入北斗星座,又与牵牛织女见面。从这三联的构思,可见湘黛二人想象力之丰富与化用典故之熟练。

“盈虚轮莫定,晦朔魄空存”一联用比兴之法,以月亮的圆缺变化喻世事的变幻无常。联中“轮”、“魄”皆为月亮之代词,月满为盈,月缺称虚,月初为朔,月尽为晦,每当月初月尽,月亮实体虽在而黑暗无光,故称“轮莫定”、“魄空存”。

“壶漏声将涸,窗灯焰已昏”一联写夜深灯灭。“壶漏”是古代的计时器,内装沙子或水,深夜时沙或水均已待尽,故称“声已涸”。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一联是全诗之警句,乃黛湘二人的自我写照。秋夜寒塘掠过白鹤的身影,正如黛玉所评:“自然、现成、有景而又新鲜”,既画出了当前的景物,又象征了湘云自然洒脱的性格以及她孤独伶仃的未来。

“葬花魂”典出明代叶绍袁《午梦堂集·续窈闻记》,叶之幼女小鸾十七岁夭亡,她的鬼魂曾有“戏捐粉盒葬花魂”之句。黛玉加之以冷月为背景,更给“葬花魂”抹上了清冷诡谲的色调,这正是她将不幸夭亡的象征。

妙玉所续为第三段。

她深感于湘黛诗句的凄楚悲凉,想以夜尽晓来的构思翻转全诗的格调,实际却使此诗更增添了险恶诡怪的色彩。

她所续“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三联反映了自己寂寞冷落的生活:制成篆文之香在金鼎中焚烧已尽,蜡烛燃点将完,蜡油凝固在玉盆之上。箫声幽咽,令寡妇为之啼泣;衾褥久冷,唯遣侍女温热。

凤帐空悬,鸳屏虚掩;画出了凄凉的佛院生涯。“箫增嫠妇泣”典出苏轼《前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嫠妇”即寡妇,此处用苏赋之典写箫声之凄凉。“露浓”以下五联所写乃妙玉在梦幻中所见景象。

那是一个霜重露浓的深夜,她徘徊徬徨于萦迴曲折的池沼之旁,苔藓地滑,竹冷难摸,长久地摸索行进才登上了寂静的高地。然而在这里也没有安宁,那有如神鬼搏斗的奇石和狼蹲伏的怪木,随时都像要向她扑来。这时,石碑底座的石龟(即赑质,bì ×ì)上透出一丝曙光,多孔的篱垣(即罘,fú sī)上沾满了晨露,林中的鸟儿开始鸣叫,空谷中传来猿声长啸。

幸而能识歧路,不至迷途;能知泉源,不必探问。妙玉从梦幻中回到了现实,听到“钟鸣栊翠寺,唱稻香村”,才知所见怪诞景观不过是幻梦一场。最后三联为全诗作结,意谓不必悲愁,且遣芳情,让我们在一起烹茶论诗,等待天明。

由于小说后半部原稿散佚,妙玉悲剧的细节已难详知,但从此诗的预示,可见她未来的遭遇极其险恶,她将被封建势力迫害而终陷淖泥的不幸结局已明确可见。

上一篇:临江仙·柳絮 下一篇:姽婳词·贾兰
分享到: